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展会频道 » 展会资讯 » 环保 »

中国•济宁环保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盛大召开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7-11-27 12:08
      2017年11月24日,以“智慧环保•生态济宁”为主题的2017中国•济宁环保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济宁举办。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环保部环境规划大气综合规划室主任宁淼、济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永生,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执行会长李庆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兴网信董事长张任军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以济宁在大数据治污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为题,探讨如何搭建政府、企业、社会环境共治体系献计献策。

本次高峰论坛由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济宁市环境保护局、济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济宁市投资促进局、山东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承办。

图片1 

济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永生发表致辞

济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永生介绍,济宁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年产煤炭9000万吨,约占山东省60%以上,防治污染任务艰巨。济宁作为京津冀“2+26”通道城市,又是山东省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环保意义更是重大。近年来,通过对排污企业精细化管理,济宁市实现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良好成绩。今年上半年,济宁市在京津冀“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中,获得PM2.5浓度值最低和改善幅度最大“双第一”,成为唯一实现年度控制目标的城市。1至9月份,济宁市PM2.5浓度、改善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三项指标均居京津冀“2+26”通道城市第1位。于永生表示,本次论坛为济宁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济宁将学习借鉴众位领导和专家的先进理念,进一步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协同联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典型模式。

 图片2 

论坛现场

参会领导和专家对济宁在环保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满意和赞赏,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表示,济宁通过技术转型,控制排放,线下线上结合等多种手段,高效利用了现有设施,使环境得到了总体改善,城市管理理念十分超前,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学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大数据和智慧平台提高管理水平,大数据是数据管理的基础,从数据源上说,环保部已经建立起了全国环境质量集合,即国控网,各省正在建立省控网,很多城市也建立起了市控网。济宁将控制管理达到了乡镇级, 空气质量的基础数据越密集,就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

随后,众位领导和专家还一同参观了济宁市智慧环保综合调度指挥中心。自去年9月,济宁市政府与山东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立的济宁智慧环保平台正式运行,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多方协作,形成了互联网+环保的新型环境监管体系,总结出一套网格化精准治理的实现方法。据调研了解,该平台的建立不仅解决了济宁政府迫在眉睫的治污难题,更使得济宁开启了环保数字监管时代。


图片3 

中兴网信董事长张任军接受记者采访

中兴网信董事长张任军表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建设生态文明被定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济宁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一座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是中兴网信的战略合作城市。中兴网信与济宁市政府会继续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深化环境治理,还会继续推进环保产业、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在济宁的发展和壮大。

中兴网信山东区总经理罗铁在采访时表示,当济宁市提出互联网+环保的思路后,中兴网信运用多年来丰富的通讯行业经验,以及在智慧城市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在短时间内,结合济宁市环保局自身需求,整合业务数据,以及其他委办局的环保相关数据,为济宁市搭建了智慧环保大数据综合监管平台,实现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全覆盖,彻底转变了以往‘人海战术’执法监管模式,实现‘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峰会同步启动济宁环保产业发布暨“全国环境保护与健康促进协同战略联盟”挂牌仪式及中兴网信产业园入园企业签约仪式,此举将为济宁市战略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megan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