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节能汽车 »

2020年 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10万台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8-01-17 10:19
        昨日上午,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为主题,2018首届中国(成都)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在龙泉驿区召开,汇聚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就新政策环境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解读,研讨产业发展趋势和战略。
 
  本届高峰论坛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电子科技大学主办,成都市龙泉驿区科经局、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投资服务局、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CDEVAPA)、电动汽车资源网、四川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承办,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环球车享成都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协办。
 
  成都累计推广应用
 
  新能源汽车超4万台
 
    从论坛上获悉,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大力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政策,致力于营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通过整合国际国内资源,招大引强和培育本地企业的方式,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小变大、稳步增长。去年我市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20万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8000辆,实现产值67亿元。
 
  据介绍,目前,成都已经两轮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应用城市的名录,对此成都市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停车收费减免,不限行不限号,启动专用号牌等专项优惠政策。在市政府积极的倡导下,社会绿色环保出行意识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超过4万台,其中去年推广了2.2万辆,累计建成充换电站296座,充电桩接近1万个。按照规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10万台,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成为全市又一个支柱产业。
 
  从市场消费看,成都市民非常青睐新能源汽车,其中,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成都排第三。
 
  论坛上,作为成都汽车产业主要聚集发展区,成都经开区介绍了汽车产业生态圈和现代化新型汽车城的发展规划,以及正在实施的六大行动,其中在转型升级发展行动中,着力推动整车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形成畅销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梯次整合的格局,推动发展高端零部件企业。在关键设施建设行动中,成都经开区将优先布局充换电设施设备,建设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新能源供给体系,打造低延时的信息交互系统,完善新的产业服务体系,促进智能交通体系的建设。
 
  解读行业最新政策趋势
 
  找准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2018年是一个关键节点,在这一年里不仅要面对可能的补贴退坡、技术门槛提高,还将面对双积分政策的正式实施、放开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造车新势力的全面入局等新变化。论坛上,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徐红兵,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等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从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技术路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与技术路线图、智能移动终端等多个角度,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专家指出,国内新能源汽车可能要面临很大的转变,就是前端的补贴政策要退坡。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后端市场可能要发力,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实现销售82万辆,增长60%,可见市场非常好。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行业以及互联网企业带来的巨大竞争,企业必须掌握这个领域关键知识产权、开发相关的产品以及资金实力,瞄准智能网联汽车加新能源等方向,不断创新就能在新能源汽车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专家分析,包括SUV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是今后或者近两年市民需求的重点车,黑科技、新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卖点。电动汽车还是会保持快速增长,小型车是过渡时期的产品,将来在共享市场上会形成非常好的表现。在竞争格局方面,多数主流车企现在没有大力或者仍未主力进入市场,市场格局现在还是形成的阶段,为自主车企和新进入的企业提供机会。专家提醒,通过分析,2018年行业需要关注的是未来电动出租车的前景,目前全国11个省47个市出台了电动出租车的方案,2018年实施的可能性比较大。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