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建筑新闻 »

中欧建筑节能产业集结号: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7-09-22 17:30
 2017年9月21日,第四届中国(高碑店)国际门窗博览会在河北高碑店市中国国际门窗城盛大开幕。
 
河北省副省长王晓东,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市长郭建英,德国驻华大使馆参赞毕满天,德国能源署代表石特凡,奥地利绿色可持续建筑发展委员会主席艾力克、德国商会总经理迈克等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博览会由河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商务厅、保定市人民政府、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全联房地产商会、德国驻华大使馆、德国能源署、德国商会、德国被动房研究院、欧洲建筑五金协会、欧洲门窗协会、法国商会、澳大利亚商会、瑞士商会、荷比卢商会(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绿色建筑发展可持续委员会等32家国内外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共同协办, 高碑店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门窗城、龙湖集团承办。
 
博览会以 “让建筑更节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旨在向世界展示节能门窗产业和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产业向标准化、低碳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本届博览会展出面积12 万平方米,展品种类3万种。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1136家企业参展,其中国外企业260家,国内企业876家。来自国外的42家商会代表团和国内85家省市行业协会代表团参展,累计参展客商达6.2万人次。
 
欧盟驻华代表、德国驻华大使馆代表、德国联邦外贸和投资署驻华代表等政府代表;欧洲建筑五金协会会长梅森伯格、欧洲门窗协会主席豪克、德国被动房研究院院长费斯特、奥地利绿色可持续建筑发展委员会主席艾力克、德国商会环保部主任傅利泽等国外协会代表;德国纽伦堡展会、德国慕尼黑展会、德国斯图加特展会等国外会展代表团及负责人;日本YKK集团、阿克苏诺贝尔公司集团、法国圣戈班集团、德国巴斯夫化工集团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代表团和威力木工设备集团、德国诺托五金公司、德国莱口公司、德国乐博公司、德国梅森伯格集团、德国维尔卡公司、德国柯梅令型材公司、德国格屋集团总裁卡恩等国外企业负责人参加博览会。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刘志峰、住建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原会长姚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军等行业领导;中国房地产协会职业经理人联盟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V20创新产业联盟等150家具有社会重要影响力团体代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河南、广东、贵州、黑龙江、吉林、新疆、甘肃、四川等55个省市行业协会、设计院所代表团;碧桂园、万科、保利、金隅、华润、中远、华夏幸福、龙湖等300家房地产企业代表团;坚朗、国强、和平等460家行业上下游知名企业代表团参加了博览会。
 
博览会期间举办了河北省政府外宾恳谈会、2017中欧装配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7中国节能门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河北省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全国工商联门窗幕墙委员会工作年会等高端论坛。签约了“列车新城---超低能耗绿色示范建筑项目”、“德国万瑞门遮阳系统生产项目”、“德国莱口系统门窗战略合作项目”、“奥地利兰拉装配式建筑材料生产项目”、“意大利艾克特种门生产项目等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在9月21日至9月22日,2017中欧装配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国国际门窗城举办。
 
本次论坛是由中国国际门窗城联合德国被动房研究院、奥地利绿色可持续建筑委员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旨在探讨交流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前沿科技与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在中国的推广,实现中欧技术互通、成果互认、产业互动,吹响了中欧建筑节能产业集结号。
 
来自国内外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领域专家学者、房地产开发商、设计师、建筑材料企业负责人共600多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的成功举行,开创了中欧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领域高规格交流互动的先河,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进入新的里程。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