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节能汽车 »

滴滴成立全球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7-11-03 07:56
 CJA04b03C001_s
“滴滴已经携手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合资成立全球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通过构建充换电体系、储电、电池再利用等新能源汽车配套支持服务产业,提供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服务。”这是滴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英文演讲时透露的信息。
 
这一次,程维作为全球交通出行领域唯一一位受邀嘉宾,美国东部时间11月1日出席了主题为“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助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论坛。
 
“三网”变革交互的奇点是新能源汽车
 
过去几百年,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滞后于工业时代的发展。每一个地方把化石能源开采出来,把石油煤炭通过交通网输送到工业区就地发电或者使用,而不是通过能源互联网高效输出的,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污染、低效。
 
但是,“随着特高压技术的突破,人类将有机会第一次构建全球的能源互联网。”程维对未来的愿景抱有极大的期待,他认为,能源互联网新格局的形成、交通互联网新格局的形成和因特网将“三网融合”,是未来最大的趋势和变革之一。
 
在全球能源互联网格局形成的同时,全球的交通也在快速的互联网化。
 
程维表示,过去一百多年,交通最伟大的创新就是汽车的发明。汽车虽然越来越多,但是一直是以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故而,人、车、路从来没有被信息技术连接到一张大网上。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能源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和英特网会找到交汇点,实现打通。
 
在程维看来,这个变革交互的奇点,就是新能源汽车。信息、交通和能源三网融合,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最大的趋势和变革之一,而新能源汽车将成能源互联网与交通互联网变革交互的“奇点”。
 
成立全球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
 
程维透露,滴滴已经携手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合资成立全球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通过构建充换电体系、储电、电池再利用等新能源汽车配套支持服务产业,提供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服务。
 
程维表示,过去一百多年,汽车的发明是交通领域最伟大的创新,每个家庭都渴望拥有一辆汽车。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汽车越来越多,也出现很多问题。人、车、路,三者之间在特定时间段的供需差距很大,使得这些汽车只有5%的时间在使用,但城市却在为95%闲置的汽车建造大量的停车场。
 
在程维看来,智能化和共享会推动全球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未来不需要每个人都拥有汽车,汽车可以因为互联网和智能调度的出现被共享使用,从而减少拥堵,促进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程维说,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滴滴先后推动了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租车、代驾、公交等一系列交通工具的线上化,开始建设交通的人工智能引擎统一调度、提高效率,每月服务数亿用户出行。
 
在交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能源互联网格局也正在形成。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特高压技术的突破,人类将有机会第一次构建全球的能源互联网,在全球构建大型的新能源发电中心,共享使用,从而降低成本,实现低碳环保
 
程维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连接将进一步推动能源和工业全球新格局的产生,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就像因特网一样,连接世界,改变世界。”
 
正搭建充换电体系“小桔充电”
 
滴滴正处于交通与汽车产业、新能源和信息产业变革的交汇点,科技的发展终将推动汽车走向共享、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程维表示,滴滴将持续专注于新能源战略,为新能源汽车时代提前投入。
 
“我们相信在未来很短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将会率先在运营的交通体系里普及。”程维表示,过去新能源汽车主要是依靠家庭购买,每个家庭要自己建充电桩,成本高、效率低,购买使用的性价比并不高。但在滴滴体系中,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滴滴车主,对车辆的使用量很大,相较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能节约更多能源成本。
 
程维在论坛中还披露了滴滴的新能源布局:2020年前,在平台推广超过1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现阶段,滴滴已在为新能源汽车时代作提前布局,正筹备搭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体系,通过开放合作实现全国范围的“桩联网”,为滴滴平台上26万新能源汽车司机带来环保、便捷的充电服务。滴滴表示,随着基础建设规模的拓展,其提供智能充换电服务的小桔充换电体系,未来将更全面地服务于社会。
 
我们相信在未来很短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将会率先在运营的交通体系里普及。——程维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