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节能汽车 »

新能源汽车迎利好 行业未来更加明确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7-12-01 09:39
 11月30日,五龙电动车发布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
 
  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业绩未达预期,不过本财政年度余下时间有超过2500辆的额外意向订单(包括于美国之销售),有信心受益与此以及电动车总销售数量将会多于2016年。
 
  业内认为,五龙电动车是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已完成从正极材料到动力电池到电动车设计及制造,和电动车海外推广全产业链布局的公司。从政策方面、公司前期技术积累及战略布局来看,投资价值可进一步挖掘。
 
  新能源汽车迎利好
 
  自2014年被誉为“新能源车元年”后,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谓波折。补贴的逐年退坡曾让期待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预期逐渐回落。但今年工信部宣布启动研究燃油车退出时间表,9月底,新能源汽车双积分管理办法再次出台,这让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期待再次升温。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双积分管理办法规定,未来对企业的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将实行并行管理,汽车制造商除了需要降低燃油消耗来获取油耗正积分,还必须出售足够数量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获得相应的新能源积分。这将刺激新能源车市场,使其快速扩容。
 
  同时,“十九大”又强调“绿色发展”,加速传统燃油车产业结构转型。一系列政策利好让新能源车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欣喜。
 
  业内认为,国内新能源车经过多年发展,基础初成,各地充电桩等配套建设被相继提上日程,新能源车相关技术水平也足以让市场信服。目前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相较以前有了大幅提升,已能满足消费者日常用车需求。在多方因素作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更加明确。
 
  全产业链布局
 
  需要一提的是,五龙电动车作为已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深耕多年的纯电动车企,早已蓄势多年,预计将在此行业性的利好中收获甜头。相较其它新能源车车企,五龙电动车的优势也较为明显。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五龙电动车的核心竞争力是采用正向研发路线,相较从传统燃油车生产企业过渡而来的车企,五龙电动车在新能源车技术的积累上更加有针对性,所研发产品更贴近纯电动车的使用特点。其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用户体验四个方面,超出目前国内国际市场上大多数用传统能源汽车改装的电动车。
 
  此外,五龙电动车早已全面布局全产业链,这会为其未来发展注入充足动力。相较其它新能源车企,五龙电动车的业务基础更为稳固。
 
  在经过多次收购、合作之后,五龙电动车成功整合了包括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电动汽车设计及制造,和电动车海外推广整条产业链,目前已经拥有杭州和云南两大电动汽车生产工厂以及美国合资公司Chanje.
 
  近几年,五龙电动车投入大量精力在自主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上,其杭州、云南生产基地已于去年投入量产,贵安新区电池新材料生产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
 
  据了解,五龙动力与贵州贵安新区及立凯电能三方共同合作的正极材料新生产项目,设计年产能为3万吨,预计可为五龙集团电动车业务提供稳定的优质电池正极材料供应。项目全部达产后,该基地将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同时具备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完整生产线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之一。
 
  技术积累成效体现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之后,五龙电动车收获颇丰。
 
  目前,五龙电动车的电动物流车顺利打入美国市场,且收获认可——公司和其国际品牌Chanje共同从零开发的商用电动车,在美国获得认证,并已被列入加州混合动力和零排运输车及巴士优惠券激励项目(HVIP)的合资格清单,产品获得全面认证。今年9月份,首批纯电动运输车开始向美国出货。
 
  这款电动车在五龙电动车旗下的杭州长江汽车生产及制造,这些商用电动车后续也将成为公司一个业绩提升点。
 
  11月15日,工信部对第30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及已准入企业变更信息名单进行了公示,长江汽车赫然在列。进一步证明了其产品线的可靠性,并将带动五龙电动车开拓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据了解,目前通过工信部审核的企业仅北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知豆,长江汽车是第五家。此前长江汽车也是中国第一家非传统乘用车类通过新能源乘用车准入核准的企业。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