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建筑外遮阳在西方国家早已是一个成熟的节能行业。2008年11月17日,江苏省住建厅在全国首个发布了《关于加强建筑节能门窗和外遮阳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09年3月1日起在江苏省新建居住建筑中强制性推广应用外遮阳,为外遮阳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两年半过去了,一度被看好的外遮阳行业如今发展态势如何?记者昨天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的“第四届江苏国际绿色节能建筑建材展览会”上进行了一番探访。
产能过剩低价竞争引人忧
在省建设厅的大力推进下,全省各地已经陆续推广应用各种类型的外遮阳产品数万平方米,近两年,产能10万平方米以上中等规模的外遮阳产品生产厂家也从原有的2—3家迅速增至8—10家,而正在投产的生产型、安装型大小企业达20多家。
然而,正当记者感叹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之时,不少厂家却表示“产能过剩已经来临”。他们告诉记者,一些厂家仅靠几张桌子、几台电锯就组成外遮阳卷帘生产线,这导致了大量低端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并且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建筑外遮阳卷帘产品(系统)生产研发基地之一,江苏龙头企业无锡河马纵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建云对此颇为无奈:“以前价格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现在只能被动地跟随。”他告诉记者,在各种外遮阳产品中,卷帘国产化程度高且价格适中,很多看好这个行业的投资者大多选择了生产卷帘,目前江苏外遮阳卷帘产品生产厂家已达26家,今年超过30家。“我们不怕竞争,就怕恶性价格战破坏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国外高端品牌高价不愁卖
据了解,目前多数省份要求建筑节能总体指标50%,但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地将陆续实行65%节能指标。建筑节能减排的强制实施,在为国内外遮阳生产企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不少代理商开始瞄准国外高端品牌。瑞士森科遮阳中国办事处负责人陈斌就是其中一位。据其介绍,居住建筑需安装外遮阳产品的窗户面积仅为建筑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即使采用市场上的中高端产品,对房价的影响仅约50元~80元/平方米,比起动辄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房价微不足道,且节能效果显著。
陈斌告诉记者,百叶帘在国际上开发有几十年历史,在中国市场广泛使用却是近年的事,且主要材料、配件尚依赖进口。以森科为例,中端产品在3000元/平方米—6000元/平方米,高端产品更是能达到15000元/平方米,尽管价格昂贵,但市场销售却非常乐观。相比之下,国内百叶帘的价格大约在500元/平方米—1200元/平方米,卷帘的价格较之更低。
“去年我们完成了800万元的订单,今年预计能达到1500万元,我有信心能在2年—3年内完成1个亿的订单额。”陈斌颇为自信地说。
企业创新寻求“自我救赎”
一边是国外高端产品竞相登陆,一边却是令人心寒的本土低价竞争。本地龙头企业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创新成为首选。
2010年10月份,河马纵横投入500万从欧洲引进了一条生产线,改造后不但能使卷帘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10倍左右,还可以利用全自动化系统随意为卷帘大小定尺,节约原材料超过10%,除此之外,公司还积极与中科院、上海建筑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制定一系列安装设计图纸、施工验收规范标准。
一直做出口生意的上海正见门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江铭对此也深有感触。2000年至2003年间,他数次到外遮阳设施普及率较高的德国考察,然而,当时唯一能够知道的只有德国连接遮阳帘体的主材是铆钉,其相关技术等都被一一封锁。求师未果,他开始自行创新研究。经过10年的努力,正见终于在2010年成功研发出“Zense”超节能外遮阳系统,成功利用高强度聚酯线绳代替了铆钉,这个集数十项专利于一身的异型金属管遮阳系统一经研制成功,就以2000元/平方米的绝对价格优势打入了国际市场,且产品一直供不应求。而这样的外遮阳产品现在只有德国CM公司可以生产,他们的价格是6000元/平方米。
朱江铭表示,“我们预计到2020年,外遮阳系统将达到3万亿产能。公司接下来的5年计划是达到年产量50万套,产值每年1个亿。”本报记者 金 睿 洪姝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