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机械节能 »

关于召开第二届热电联产节能降耗新技术研讨会征文的通知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3-01-07 22:09

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热电联产6000千瓦以上的供热机组容量占全国发电机组容量的24%左右,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为45亿平方米,有1/3是由热电厂供热,热电联产机组承担城市热水采暖供热量的30%,城市工业用汽约83%,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前二位,热电联产市场有较大发展潜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突出作用,在节能减排及保民生方面所做贡献十分巨大,也是其发展迅速的一大重要原因。

目前热电联产大发展,形势大好,为使热电联产更健康发展,使供热机组优质运行,保障供热期间的可靠性,保证非供热期间的经济性,充分发挥热电联产优势,推广交流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及机组和热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我学会将在今年412-14日(地点待定)召开“第二届热电联产节能降耗新技术研讨”。

为办好本届研讨会,使会议内容丰富具体,达到交流研讨的目的和最佳效果,届时将邀请有关部门领导、行业权威专家、业内知名企业负责人到会演讲,参与交流,共同促进热电联产技术提升发展,请各有关单位及个人积极撰稿、参会,共同关注和探讨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技术的发展。兹将会议组织及征文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助力我国热电联产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会议组织

         1、主办单位:中国能源学会

          2、承办单位:中国热电产业网

三、主要研讨内容

    1、国家在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节能减排环保方面的政策与法规;

         2、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节能措施;

         3、凝汽式汽轮机供热改造技术;

         4、供热机组、超临界机组热控技术经验、特点分析;

         5、发电厂高效低污染燃烧、节能、节水等技术与应用;

         6、供热机组的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技术和装备以及实践案例;

         7、供热机组的发展和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

               8、参观考察。

      会议将就火电厂、热电联产技术与设备的新发展和新成果,热电联产机组的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广泛交流和探讨。

四、征文要求

1、请各相关单位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就会议主要内容撰写论文;

  2、论文未曾发表,内容真实、客观,文责自负;word 文档,幅面A4;题目:居中,二号黑体;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居中,宋体小4 号,单位加括号;摘要和关键词内容为小5 号,摘要和关键词五字为黑体,内容为宋体;正文:5 号字宋体,每页43 行,每行43 ;论文后注明论文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邮寄地址、电话、电子邮件和作者简历;来稿字数请控制在6000字以内;

      3、论文截止日期为2013 3 22日,凡提交论文的单位和个人请将论文以Word文件通过E-mail发送至rdlcjz@vip.163.com;

      4、会务组将组织相关专家评选出具有典型推广意义的优秀论文在会中宣读交流讨论;本次会议收集的论文除汇编《论文集》,将根据自愿择优原则推荐给行业核心期刊发表。

  五、会议议题及专题报告征集

     为使会议更具有时效性,请各发电集团、科研院所、发电单位围绕近年来的研究与应用经验和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汇总,以便在会议期间进行研讨,参与交流发言,请尽早填写发言回执(附件2),于322日前传送会务组。

  六、其他事项

       1、请参会代表将参会回执表填好后传真至:400-698116330174;亦可发邮件至:rdlcjz@vip.163.com;

     2、火电厂及主管单位、科研院所1400/;辅机配套厂商3000/;会议期间参会代表食宿统一安排,宿费自理。

  七、会务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祥伟副主任13910403723,李德意副主任18610081801;

       电话:010-58361750;传真:400-6981163-30174;邮箱:rdlcjz@vip.163.com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greeadmin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