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建筑新闻 »

发展绿色建筑 推进建筑节能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3-01-18 13:54
 近年来,绿色建筑在我国各地开始推广并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月7日,经济日报推出了“转变发展方式 推广绿色建筑调研行”系列报道以及“转变发展方式 走进绿色建筑·案例篇”,报道记录并总结了各地发展绿色建筑、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生动实践和有益经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读者来信发表感言。

 

科技创新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经济日报以系列报道的形式,介绍各地发展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的具体行动,令读者耳目一新,也深深感受到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决心。报道中还介绍了许多建筑节能专业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希望通过经济日报的报道,这些适用技术能够得到有效推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更大贡献。

目前,已有不少低成本、简便且适用性强的成熟技术可应用于绿色建筑,如自然通风、遮阳、建筑墙体保温、建筑立面绿化和屋顶绿化等。比如,在《补漏建绿的专家邹尚云》一文中,介绍了一种集防漏、环保节能于一体的屋面生态防水技术,通过构建“空中花园”来削减城市“热岛效应”。《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提到,太阳能供热发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都在推进绿色建筑进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

只有掌握了建筑节能的技术,才能更好地推广建筑节能工作。建议大力推进建筑科技创新,一方面努力在墙体保温、门窗保温、绿色照明等领域实现新的更大的技术突破;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成熟、适用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鼓励和扶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利用。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 刘经山)

节能减排

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

最近,仔细阅读了经济日报有关绿色建筑的系列报道,这组报道记录了各地开展建筑节能的生动实践,令人感触颇深。

发展绿色建筑,是当前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从报道中我们了解到,增加建筑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和通过较为科学的建筑设计都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例如,上海市崇明岛陈家镇的“生态示范楼”通过捕风、追光、集雨等一系列技术手段,这栋三层办公楼的综合建筑节能大于7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大于50%,运行过程中基本上能实现零能耗和零排放。

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不但能够直接减少建筑能耗,而且有利于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建筑既是耗能大户也是未来的节能“主战场”,只要我们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巨大的潜力就能被挖出来。我认为,推动建筑节能,应该成为一项坚持不懈的长期工作。

示范引领

进一步加快产业化进程

先后读了经济日报绿色建筑系列报道,启迪不小。从南昌、烟台、深圳、南京等地的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绿色建筑正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机遇。

各地在推进建筑节能的过程中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南昌市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建筑节能管理体系。烟台市以住宅产业化为实施主体,走出一条适合区域特点又符合时代潮流的道路。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多,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必将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如新型墙体保温材料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节能灯具等节能产品行业、建筑节能工程咨询行业等。从报道中我们看到,要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的产业化进程,还需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相信经济日报的这组报道,对于相关地区和行业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思路,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传承文化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

很高兴看到经济日报推出“转变发展方式 推广绿色建筑调研行”系列报道。我最深的体会是,发展绿色建筑,要走一条蕴涵中国文化、适宜中国气候地域的绿色建筑之路。

尊重传统文化与气候、因地造房,使用适用的技术,既可以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又能节约成本。例如,四川重建项目土门镇中心小学、幼儿园,建筑形式及材料适应地域文化、气候等人文、自然特点,加上采用传统的日照、通风等技术,每平方米工程造价仅2800元。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李珠将传统窑洞的优点引入现代建筑中,在保持现代建筑基本风格和使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用环保材料解决了窑洞的湿、暗等问题,从而构建出“城市窑洞”式的绿色建筑

我们高兴地看到,许多地区都已经开始积极推进立足于本土的绿色建筑发展。经济日报的报道将有助于全社会进一步坚定信心,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也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好报道。

规划先行

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

读完经济日报关于绿色建筑的系列报道,我们发现,人们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选择低碳、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普遍共识。

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和绿色建筑的推广,离不开政府的超前引导与监管。经济日报介绍的案例和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例如,深圳市光明新区坚持规划先行,实施整体规划,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南京市积极编制出台了建筑节能围护结构应用、建筑节能能效标识等一批技术标准,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和成熟经验向技术标准的集成。

发展绿色建筑,应努力做到规划先行、标准先行,既要进一步明确并严格落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标准和要求,又要加强对新增建筑的节能管理,着力抓好设计、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力度。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greeadmin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