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机械节能 »

陈玉东:自动化电气化电联化是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3-10-17 20:56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3(第四届)全球汽车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武汉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汽车未来发展之路——目标·策略·模式”为主题,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专业人士将进行面对面交流。以下为“汽车未来发展之路-目标·策略·模式”的专题讨论。

  主持人:李克强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 中国

  主持人: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我们这样分会场的交流,题目是前沿瞭望,展望汽车,我是清华大学的李克强。大家都知道在我们汽车行业里面有两句话,不仅得到我们行业也得到社会的共识,那就是: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是高新技术的载体。大家都知道汽车改变世界给我们带来财富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社会问题,所以现在社会对汽车有严格的要求,大家知道在我们高新技术最有吸引力的是汽车,在我们汽车行业里面我们很多企业和研发机构也在进行汽车高新技术的探索,汽车的下一代技术,最新的技术是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未来得汽车产业,将会是怎么样,这也是我们今天这个 论坛、分会场的目的。我们高兴的请到了各位专家希望了解汽车2030年以后,到底汽车高新技术和汽车的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特点。2030年未来的汽车技术和汽车产业将会是什么样子?主要厂商:现有的和新兴的汽车企业。电气化和车联网:2030年时可能实现的情景以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汽车业能否实现“零油耗、零排放、零堵塞、零事故”美好愿景?创新科技对全球和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影响。在这样的高新技术下到2030是否真正的实现零排放、零油耗的美景。会不会有新兴的企业出现?所以这些都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

  今天这个分论坛的嘉宾有陈玉东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Dr .Ralf Cramer 德国大陆集团 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德国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 中国德国

  Jeffrey J.Owens 德尔福公司 首席技术官及全球高级副总裁 美国

  Frank O' Brien 麦格纳国际 亚洲区执行副总裁 加拿大

  Ronald Hoge 恩顾投资(NEA)创业顾问 Pinnacle发动机公司首席执行官 美国

  首先欢迎德国博世亚洲区总裁陈玉东。

  陈玉东:谢谢李教授的介绍,也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和问题,但是呢,李教授提出的两个共识,我是非常赞同的,科技、未来、车是我们的主题。今天就李教授给的话题我准备了几张。基本上我们认为汽车业不论怎么做,它离不开汽车的终极目标,每个人使用汽车的终极目标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为了安全的、舒适的、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影响的把你从A送到B。过去100多年来,汽车进行各式各样的改造,未来的趋势我总结了自动化、电气化和电联化。

  首先是自动,90%的事故是驾驶员错误驾驶造成的。汽车排除人的干预,为驾驶者造成安全的环境,我们也知道汽车安全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自动驾驶,我想用一个视频演示一下博世在这个方面的现状。这个片子演示了博世在无人驾驶方面做的工作。

所以说呢博世作为第一家获得德国政府批准的,我们将不断的研发新的产品,大家都知道,无人驾驶在未来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在过程当中演变出来的一些技术和趋势,为安全驾驶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比如避免一些追尾和行人受伤的产品,以及未来将会用在一些车型上。另外一个和自动化驾驶相关的是车的互联化和舒适性。这些方面博世也做篮球很多工作。未来的网络发达以后,都不会成为障碍,在这方面和汽车的安全性是紧密相连的,就电动化演变来讲,对来终极目标是实现汽车的电动化,有长路要走。中国每年卖出的电动车非常非常小的比例,未来2030年这比例会非常大,我们也希望逐步用在中国的市场上。插电式混合动力更多的在中国持有,博世在新能源改进投入了非常多的研发人员,我们在2014年全球会有30个项目投放市场,在中国有超过200人的团队进行新能源的研发,我们相信在中国这个车市的发展过程中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中国人员的研发能力和中国人员作为世界的一员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强。为全球汽车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是为什么博世强调中国的本土化。谢谢大家。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夏茹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