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展会频道 » 展会资讯 »

青岛国际集成房屋展助力莱钢集成建筑占据行业新领域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4-06-09 15:06

莱钢集成建筑走进青岛国际集成房屋博览会

随着国内城市房价的不断攀升,买房难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集成房屋跃入了人们的视野。伴随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酒店,集旅馆,集宿舍纷纷出现,集房屋的运用摆脱了原先临时建筑的局限,发展的脚步越来越迅速,这一新型的绿色行业也慢慢的在传统建筑业中脱引而出。人类未来的绿色建筑路在何方?敬请关注中国青岛集成住宅及轻钢房屋展览会,带您领略未来绿色建筑风采!

八年磨砺求卓越  青岛展会显风采    

国内最具实效的绿色建筑在建工程采购平台——2014中国(青岛)国际集成房屋与集成住宅博览会,将于2014年7月19-21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历经八年精心打造,青岛国际集成房屋博览会凭借其专业、高端、权威,成为中国“建筑节能第一展”中实效性最强的博览会,为行业企业、房地产商、旅游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单位、旅游地产投资公司、景区开发商、相关行业协会合作、交流、洽谈搭建了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展贸平台。青岛国际集成住宅及轻钢房屋展将携手莱钢集成建筑以全新的形象、新颖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优惠的价格为参观观众及采购商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行业龙头齐聚首  合作共赢创新高



莱钢集成建筑(青岛)发展
有限公司作为青岛国际集成住宅及轻钢房屋博览会的长期合作伙伴,正是看准了青岛展会搭建的一站式展贸平台,来实现销售渠道的拓展、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工程建设的精准对接,保障企业的推广务实有效、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莱钢集成建筑(青岛)发展有限公司( 简称莱钢集建)是山东菜钢建设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总部设立在青岛。莱钢集建致力于打造集成房屋产业领先品牌,依托莱钢在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总承包、钢结构制造、以及钢材生产和物流贸易等各领域发展优势,采用模数化研发设计、标准化生产制造和装配化现场安装的方式建造集成住宅产品。莱钢集建开发了集装箱和钢框架两大类四个系列的集成化房屋产品,适用于住宅、旅游、度假、矿区等用房和宾馆、酒店、商业等公建设施,能满足客户的各项需求。目前,按照各地区房屋建造标准的几大系列集房产品已销往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新西兰、墨西哥、乍得、印度和挪威等地。

2014年7月19-21日,中国集成建筑行业盛会——青岛集成房屋展览会迎来新展期,本次展会莱钢集成建筑以实物参展,并以地产开发、旅游度假、公寓营地、酒店商业等领域的建筑产品解决方案为主要参展内容。参展实物适用于汽车自驾游、旅游度假、公寓营地等。该展品为27平2室1厅集装箱装配式房屋,在表现个性的同时又不失实用性,同时有安全耐久及绿色节能、运输方便、施工周期短、建筑垃圾少等特点。本次展会与全球各地的行业企业、房地产商、旅游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单位、旅游地产投资公司、景区开发商、相关行业协会进行面对面的洽谈和项目的对接,为莱钢集成建筑打造绿色建筑典范、引领建筑科技革命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展会莱钢集成建筑定会给中国集成建筑行业展现更多惊喜与精彩,为中国集成建筑行业的市场发展的带来强有力的推动力,全面助力中国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

齐心协力备展会  三天展期更精彩


完善的前期准备为展会的成功奠定着基础,莱钢集成建筑此次推出的27平2室1厅集装箱装配式房屋将进行预销售,您可通过电话咨询、官网查看等方式进行预约。离青岛展会开展还有1个半月的时间,莱钢集成建筑就开始着手联系客户、准备宣传物料,力争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实效的行动力参与此次青岛展会。

莱钢集成建筑公司作为集成建筑行业的引领和龙头企业,与世界接轨、占领国际市场的同时,仍不断加强本土市场的挖掘。本次参与青岛展会将重点开发以青岛为主的沿海城市以及周边省市市场,重点推出地产开发、旅游度假、公寓营地、酒店商业等领域的绿色建筑产品解决方案。

我们期待本次莱钢集成建筑参与青岛展会收获丰硕成果,为青岛集成住宅展会及中国集成建筑的市场发展增光添彩。2014年7月19-21日,中国(青岛)国际集成住宅及轻钢房屋博览会携手莱钢集成建筑与您准时相约,共同打造为期三天的全球绿色集成建筑行业的财富盛会!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夏茹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