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聪明软体、新奇材料、更灵活的机器、新制程(特别是三D印制)、以及网路提供的各种软体服务,这些新科技的汇聚使工厂得以逐渐挥别大量生产,进入客制化,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少量但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
以往工厂从设计到开模生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如今有了三D印制机,只要在电脑上设计,就可三D印制出物件,包括战机精密零件、助听器及各种模型,这种制程的应用具有无限可能,并可大幅降低制造的门槛。
新材料和新科技的不断出现,是促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另一关键,例如碳纤取代了钢铁和铝,创造出更轻、更坚固且更耐用的产品;至于奈米和基因改造等科技突破,更使制造业得以开拓新的领域。
然而所有革命都要付出代价,第三波工业革命也不例外,就像之前两波工业革命都曾淘汰若干行业和劳工,未来制造业势必再出现一场优胜劣败的大洗牌,工厂需要的劳工将越来越少,但需要更高的技能。
当工厂需要的劳工减少,工资占生产成本的比重也会降低,从而改变目前到工资低的海外国家设厂的模式,跨国企业可能把工厂搬回国内,以便设计人员能够和生产线更密切合作,同时更能贴近客户并迅速回应其需求。
《经济学人》指出,未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界线将越来越模糊,许多厂商销售的不只是产品,更是良好的售后服务,面对此一趋势,政府只需做到两点:一是为培育优秀劳力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二是为所有创业者的公平竞争制订清楚规则。(来源: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