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相关个股 | ||
---|---|---|
开能环保 | (14.99 4.31%) | |
长青集团 | (14.82 4.15%) | |
美菱电器 | (5.05 2.64%) | |
澳柯玛 | (4.79 2.13%) | |
海立股份 | (7.84 1.95%) |
公司30年来销售设备超过2万台,相当于少建15个600兆瓦火电厂
作为一家默默奉献中国循环经济的无锡民营企业,双良节能(600481)30年围绕着“节能环保”这个开放式命题不断创新,从“缓解用电压力的溴化锂中央空调”到“助推工业节能降耗的余热回收节能系统”,从“耗水量仅为传统水冷设备1/5的空冷器”到“致力于解决水资源难题的海水淡化设备”,再到“主流建筑保温材料的化工业务”,从满足需求到引领需求,在众多工业余热利用领域披荆斩棘前进。
做国内最好的溴冷机
双良节能如今已是总市值60多亿元的余热利用行业龙头企业。谁曾想到,20多年前的公司第一个产品,竟是由江阴利港镇上几名工人敲敲打打试验出来的。
1985年创业初期,还是乡镇企业的双良节能在上海制冷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半年摸索,自主研发出第一台双良牌蒸汽型溴化锂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公司董秘王晓松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为了争取客户,大家决定把这台机器无偿推荐给上海蓝天宾馆试用。事实证明,这台机组制冷效果好、运行稳定,很快就从众多国内溴冷机品牌中脱颖而出。”
为了满足不同能源条件的客户需求,双良节能随后开发出热水型、直燃型和烟气型等溴冷机组,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系列和自主知识产权,并参与制定溴冷机国家及行业标准,奠定了行业领军地位。
溴冷机组和传统电力中央空调机组有何区别?节能降耗的本事有多大?王晓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30年来销售超过2万台设备,通过使用蒸汽、燃气、烟气为驱动热源,相当于少建15个600兆瓦火电厂、年节约2250万吨标准煤或者再建16万公顷森林。
进入21世纪,双良节能敏锐意识到能源上涨趋势和节能减排的社会压力,基于主导产品溴冷机和溴化锂热泵产品“以热制冷”和“以热制热”特性,开始在工业领域推广余热利用型溴冷机和热泵系统,利用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的中低温余热废热,来制备客户需要的冷水或蒸汽,这为客户争取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成果和经济效益。
那么客户购买双良余热利用型溴冷机和热泵系统,多久能回收成本呢?王晓松说,由于余热或废热没有成本,因此双良的余热利用系统的运行成本很低,客户通常在三年内就能实现成本覆盖,最快的投资回收期案例只要7个月。
资本市场催化新产品结构
作为无锡市政府推动上市工作的重点企业,双良节能于2003年4月登陆上交所,公开发行8000万A股,募集资金5.54亿元。
此后双良节能开始踏上了节能减排领域的新征途。2005年公司进军建筑保温材料领域,投建苯乙烯项目,同年开始研发节水型电站空冷器;2008年1月,公司公开增发融资8.99亿元,用于扩建21万吨苯乙烯并实施电站空冷器项目;2010年5月,公司发行7.2亿元可转债,投建苯乙烯下游发泡聚苯乙烯和大型热法海水淡化项目。借助这两次融资,双良节能实现了“化工+机械制造”双主业和五大主营产品的业务结构。
今天的双良节能在机械制造领域,已经拥有溴冷机、空冷器、换热器和海水淡化等四类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从最初生产中央空调到自主开发海水淡化和空冷设备引领工业节能需求,双良节能依托资本市场,完成了产品从单一到多元、品牌从无到有、技术从国内领先到比肩国际的转变。
双良节能余热利用的下游客户分布在化纤、多晶硅、热电、石油开采、钢铁冶炼等多个行业。“这个行业‘蛋糕’到底有多大?”王晓松表示,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工业余热利用市场的需求有目共睹,但如何把潜在需求变成双良的订单和销售,这取决于政府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公司开拓市场的力度以及客户的节能减排决心,“我们对前景充满信心”。
2011年,双良节能溴冷机(热泵)产品共实现营业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近23%,换热器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劲增92%;同时苯乙烯等化工品产能进一步释放,营收同比增长28%以上。公司预计建筑保温材料等新产能达产后,今年业绩将增长40%。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国内节能市场将迎来真正的大发展时期。记者了解到,双良节能在深化工业节能业务的基础上,正从一家设备系统提供商向合同能源管理者的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