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太阳能光伏新闻 »

茌平光伏农业装机容量达到120MW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6-12-13 17:34
 光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形式,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涵盖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最常见的就是农业光伏温室大棚。截至目前,山东茌平光伏农业装机容量达到120MW,亩均利润1.7万元。

光伏大棚建设项目又称农光互补,是设施农业和光伏电站相结合的涉农项目。可理解为将光伏电站和设施农业建设合二为一,下面为农业大棚,上面是光伏电站,即不占用基本农田规划指标,不改变基本农田用途,可以实现一地多用和一地多产,是目前中国西部光伏和风力发电明显饱和的情况下,光伏产业投资新的兴奋点。
 
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前付村村西一个区角“熠熠发光”:上面矗立着一排排铝合金支架,架起400多块多晶硅太阳能光伏板;光伏板遮挡下的大棚里,白玉菇、鸡腿菇、袖珍菇等特种蘑菇都有着不错的长势。
 
村民们将光伏支架整体提高,前低后高,分别为2米和3米,同时采用独特的单光伏板安装工艺,既能满足光伏板采光要求,又有充分的种植作业空间。
 
“咱们借‘光’照亮脱贫路。”前付村党支部书记张栋说,村里整理出一块宅荒地,利用各级扶贫资金,安装了7.6万千瓦时的太阳能光伏板,每度电的电费加上补贴可获利1元钱,一年算下来有9.12万元“阳光收入”,另外,板下养殖区的收益每年大概3000元,这样,贫困户每年增收1100元,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收益可持续25年。
 
棚上发电、棚下养殖,综合利用土地和太阳能资源——这是茌平积极推广的“光伏农业”模式,在土地资源紧缺的鲁西地区,是一次含金量十足的探索。
 
“光伏产业首先是在扶贫村推行,占老百姓的地肯定不行。”负责全县光伏项目推广的县扶贫办项目部主任李斌说,群众有致富需求,发展光伏有用地瓶颈,如何让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在土地利用上兼容和互补,县里在光伏产业的新技术使用上给予引导,把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并逐步在全县推开。
 
“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入,就要推动光伏与农业深度、有机的结合。”李斌说,通过抬高光伏板,合理安装单板组件,采用柔性光伏支架等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至少不影响农作物生长,不妨碍一般农机具的田间操作。
 
大规模的“农光互补”在肖庄镇算子李村变为现实。占地1200亩,总投资1.8亿元的鑫佳源40MW光伏项目,利用现有窑厂及坑塘区土地建设大棚用于菌类种植,大棚上铺设光伏电池板,利用间距空间种植油用牡丹和莲藕,将光伏发电与传统种植业有效结合。目前,一期20MW工程已实现顺利并网,年可发电2350万千瓦时,产值2303万元,后期可建成光伏观光园区,有效带动乡村旅游业及扶贫产业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推广,渔光互补、林光互补,以及农业大棚光伏项目在茌平县全面开花,装机容量达到120MW,每年可输出约0.21亿万度电,亩均利润1.7万元,远高于蔬菜种植利润。
 
“光伏农业”的发展也收到了节能减排的“额外收获”。预计到2020年,茌平全县1000MW光伏装机容量,每年可输出约1.75亿万度的绿色电能,相当于少烧了55万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4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5800吨。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