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节能汽车 »

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断崖下滑 吉利等车企销量为零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7-02-15 21:50
 
近日,各车企以及行业协会相继披露了新能源汽车最新的产销量数据,1月产销量呈“断崖式”下滑。不过这并未阻挡市场对汽车行业的投资热情。2月14日,新能源汽车板块指数同比上涨0.03%,维持了自2月以来的上行态势。东风汽车、金龙汽车、力帆股份等多个车企的股价均维持上行。
 
新能源汽车领域纯电动“唱主角”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889辆和5682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9.1%和74.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857辆和4978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3.8%和6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32辆和704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83.2%和89.5%。
 
从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各车型产销量均大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59%和66.2%;新能源客车产销分别下降92.6%和97.3%;新能源货车产销分别下降72.9%和74.8%。
 
数据统计显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占比分别为87.6%和12.4%。这意味着纯电动汽车依旧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市场,其产销量的变化也极大影响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变动。
 
各大车企在近日也纷纷发布了1月产销量快报。整体来看,1月份各车企的产销量下降,尤其以新能源车型的产销量下滑明显。
 
曾两次因骗补问题而被处罚的力帆股份(601777)近日发布产销量快报显示,2017年1月生产新能源汽车812台,同比减少34.36%,销售487台,同比减少17.46%。江淮汽车2017年1月产销快报显示,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1672台,同比下降99.64%,销量为1427台,同比下降100%。
 
另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的2017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数据显示,1月多个车企的多款新能源汽车出现销量为零的尴尬现象,其中不乏吉利、江淮等新能源汽车重要的贡献企业。
 
2016年12月30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家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从补贴门槛、补贴方式、补贴金额、骗补惩罚等四个方面给与了严格的规定。《通知》显示,不但国家补贴退坡了约20%,还规定了地方补贴不能超过国家补贴的一半,而很多地方政府没有及时更新相关的补贴政策,造成了此时部分消费者的购车积极性受到影响。
 
2017年1月9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又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申报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2016年发布的1至5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需要重新审核。而根据国家相关的管理规定,新能源车在未进入推广目录之前,均无法上牌。双重政策因素的叠加,导致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也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短期销量。
 
普通混合动力车型成新增长点
 
不过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今年仍将有突出表现。
 
比亚迪在今年1月的投资者活动中也透露,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2017年新能源大巴的影响较大,补贴下降幅度达到50%,乘用车补贴将减少30%-40%。但新能源汽车厂商通过控制成本、调整价格,可以部分抵消补贴下降带来的影响。乘用车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方面,影响相对较小。
 
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热情也并未因销量问题而消减。广发证券和平安证券等多家机构对今年汽车的销量增长保持乐观态度,认为1月份的数据惨淡与春节因素、年前冲量投资库存等因素有关。2月份汽车销量将有望转正,自主品牌的车企产品竞争力将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普通混动车型销量达9789辆,同比增长53%,远远超越纯电动乘用车。有分析称,对于普混车型,虽然尚未列入我国的新能源产品序列,但随着各大车企相应地布局普混车市,这一消费市场也逐渐被激活。
 
从股市表现来看,连日来多家车企股价持续上扬,如港股中的汽车板块自上周开始大爆发,多只个股跑赢大盘。2月14日收盘,长城汽车上涨3.42%,H股上涨1.01%;东风汽车、江淮汽车、上汽集团、力帆股份等股价维持上涨。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