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请教是一回事,哪怕有最好的预案采取“拿来主义”也没关系,关键是有些单位有些机构,直接就从网上扒拉下来了。环保部在2017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中就发现了两个“扒手”。一个是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管理局,这个部门的“重污染天气专项应急预案”不仅没有落实清单,还存在照搬照抄问题,在正式文件中竟然出现其他县的地名。另一个是太原市华豹涂料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重污染应急预案”是从网上下载来的模板,预案中相关地址还是模板中其他省的地址。
有一首世人熟知的歌曲,当中的几句歌词用在这两个单位洋相出尽的网络扒拉上,是再妥当不过的了——连名字你都说错,证明你一切都是在骗我,看今天你怎么说!
重污染应急预案,借鉴别人的很正常。能够结合自身的条件与实际,为我所用,谁都没异议。真有一套别人的方案能够与自己想要的方案完全吻合,搬过来用用也不成问题。问题是这些单位,对待重污染应急预案,就像一个移情别恋的负心汉,嘴上说比什么都重视,重视到放在心窝里的样子,实际上是假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连制定和实施这个预案的主体责任名字都写错,可想而知这套从网上扒拉下来的预案,从具体扒拉的“操盘手”,到拍板签字的一把手,预案的全文肯定没看过,更让人不敢相信这个预案有可能落实到相关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具体执行过程中。
对于这两个单位来说,这是两个操作性为零的重污染应急预案。它意味着环保这个重中之重的任务,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落地。重污染应急预案假到连名字都说错的程度,分明是拿政令、法令不当回事,是拿事关人的生命健康的生存环境不当回事。他们当回事的是上面来查的时候,说起来研究过、部署过、具体预案演练过,好让上面转身而过,然后守住官位;当回事的可能是企业面对监管有了表面文章,出了问题找不出预案文本的缺漏。
保命护健康的重污染应急预案,连名字都写错,证明这项工作,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企业,依然是一项应付性工作,证明这项工作被他们做成了骗人的工作。因此,抓重污染应急预案的制订与落实,首先需要抓全方位的责任落实、作风落实,不要“说过两天来看我,一等就是一年多”,要让这些连名字都说错的机构和部门,处在“三百六十五个日子不好过”的被监管状态,让他们尝到对环境治理决策与法规的“负心”所必须承受的痛苦滋味。
环保部这纸通报警示这些部门和机构,“证明你一切都是在骗我,看今天你怎么说”。这种不再留情给面子的姿态,向社会彰显了监管的决心。同时,对于这些落实环保工作有口无心的“负心汉”,公众也在看执法部门“今天怎么说”、怎么处理。对于这些机构,人们不希望看到的是,监管执法部门不停地给他们机会,看他们明天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