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发布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建筑”着重强调室内空气质量与人居舒适性。健康建筑的评价指标从设计建造层面转向使用者的健康体验层面,以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为导向,能极大地鼓励公众的参与,引发全社会关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健康问题。
今年1月份,根据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居民区 PM2.5 年平均浓度不超过 35 微克/立方米来衡量,114 个城市中仅有 8 个城市达标,而其中有 70 个城市的 PM2.5 浓度超过了去年同期,占总数的 64.1%。
空气质量成为影响人居环境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空调强吹风及噪音令人不适;暖气温度不均匀、干燥;空气净化器辐射有限,大户型需购置多个,占用空间且影响美观。传统新风机送风方式受限,引发交叉污染。这些传统设备都是难以达到“健康建筑”标准的。”国安瑞技术总监于明丽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
近日,中信国安发布旗下“智慧三衡系统”,该系统模仿“阳光普照”。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无冷热死角。室内全年温度均衡在冬季22 ±2℃、夏季24 ±2 ℃。核心除湿技术,全年湿度均衡在30%-60%,达到人体最优舒适区间标准。24h置换通风,PM2.5三重过滤率>95%。工程指标可达到国内《健康建筑评价标准》高等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