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建筑新闻 »

酚醛泡沫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7-03-13 16:45
 以前我国的防火保温材料主要是聚苯乙烯泡沫和聚氨酯泡沫,但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因为对防火要求严格的场所中由于易燃、不耐高温开始限制使用。并且政府开始明文规定只能使用酚醛保温板。这种防火酚醛保温板是对酚醛树脂综合改性而成的泡沫保温材料。所以不仅更加适合用于建筑外保温系统而且还能有效的解决了掉粉问题,降低吸水率。
 
  酚醛泡沫材料是更适合于有苛刻要求的环境条件下使用的高性能材料,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如钢结构厂房、大型工业厂房、活动房、冷库、洁净车间、建筑物加层、临时房屋、体育馆、超市等其他需要防火保温要求的建筑物。正是因为酚醛保温板最突出的优势是防火和保温。
 
  在生产酚醛泡沫防火保温板的同时,公司还生产该保温板的流水线生产设备。改性酚醛内外墙保温板是由我厂科研人员开发研制的专利合成材料,本产品一次性达到外墙保温绝热和内墙贴面的效果,是一种非常经济、安全、高效、节能的墙体内外保温系统。
 
  酚醛泡沫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近几年酚醛泡沫已应用于一些重大工程及民用建筑,需求量逐年上升。 随国家对建筑及其它工程的节能要求提高和相应防火法规的出台,一些传统绝热用的泡沫塑料在使用上会受到限制,而酚醛泡沫将会得到广泛发展。
 
  酚醛泡沫绝热防火性能优异、价廉、安全、轻质,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前景十分诱人。可用于墙体保温、不采暖地下室上部地板保温、隔热天花板、各类房屋吊顶及隔板等。 针对酚醛泡沫的特点,我们采用湿法粘结、留空气层、罩面的作法:酚醛泡沫板与墙体之间利用强度高、耐水性好的无机粘结剂进行粘结;罩面采用强度高 、收缩小、软化系数大的石膏类材料。
 
  酚醛泡沫还是国际上公认的建筑行列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型保温材料。因为,这种新材料与通常的高分子树脂依靠加入阻燃剂得到的材料有本质的不同,在火中不燃烧,不熔化,也不会散发有毒烟雾,并具有质轻、无毒、无腐蚀、保温、节能、隔音、价廉等优点,且不用氟利昂发泡,无环境污染、加工性好 、施工方便,其综合性能是目前各种保温材料无法比拟的。
 
  酚醛板的独特之处
 
  酚醛彩钢板融合了传统材料,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重优点,既增强了板材的保温性能,又提高了产品的抗压强度及保温性能,使其成为了超优质的防火保温材料。同时还具有防水,无毒,不易变形,不燃,高强度,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彩钢复合酚醛保温板的性能特点:绝热性好,可大大减少散热损失;优秀的折弯强度和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重量轻,可减轻建筑负荷,且安装方便;美观大方,经久耐用。适用于宾馆饭店、写字楼,高层商用建筑等各种公共设施的中央空调风管系统,及各种保温管道和建筑外墙、屋面保温业。如果用于防火要求严格的厂矿及机械设备,更能突出它不燃、低烟、抗高温歧变的特点。如轮船、军舰、火车、装甲车的保温,以及造纸、化工、制药等方面。酚醛防火保温板
 
  1、优异的防火性能:聚氨酯和聚苯等有机保温材料,燃烧后,会产生浓烟和剧毒,容易造成人员死亡,同时也增加灭火难度。而酚醛保温板遇火不燃,燃烧性能最高达A级,最高使用温度为180(允许瞬时 250℃),100 mm 厚的酚醛泡沫抗火焰 能力可达 1 小时以上而不被穿透。在火焰的直接作用下具有结碳、无滴落物、无卷曲、无熔化现象,火焰燃烧后表面形成一层“石墨泡沫”层,有效保护层内的泡沫结构
 
  2、优良的绝热性能:导热系数低(<0.025W/m×K,为聚苯的 2 倍多,与聚氨酯 相近),为保温、隔热的优良材料;
 
  3、抗腐蚀抗老化:几乎能够耐所有无机酸、有机酸、有机溶剂的侵蚀。长期暴 露于阳光下,无明显老化现象,因而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
 
  4、密度小、重量轻:酚醛保温板的密度为 100 ㎏/m3 以下,可达到 50 ㎏/m3 左右。可减轻建筑物的自重,降低建筑物的载荷,减少结构造价,且施工简便、快捷,可提高工效;
 
  5、吸声性能:酚醛保温板具有优良的吸声性能,开孔型的泡沫结构更有利于吸声;
 
  6、环保:岩棉、玻璃棉对环境和人有伤害,聚氨酯、聚苯乙烯燃烧受热时会分解出氰化氢、一氧化碳等剧毒气体。而酚醛保温板采用无氟发泡技术,无纤维,符合国家、国际的环保要求。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