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保新闻 »

环保部:有被查企业死灰复燃 撕封条继续生产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7-04-20 20:20
 法制晚报讯(记者 黎史翔 张蕊)近日,有民间环保组织发文反映称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及天津静海区存在多处“超级”工业污水渗坑,面积最大一处达17万平方米。图片触目惊心,引发社会关注。
 
昨日,环保部分别与天津市政府、河北省政府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现场调查。初步查明廊坊市大城县和天津静海区渗坑污染问题基本属实。环保部要求制定整治方案,加快治理进度,减轻对周边环境影响,并将对相关渗坑污染问题挂牌督办。
 
河北大城县 渗坑治理后水质反弹未达要求
 
4月18日,一环保微信公众号发布《华北地区发现170000平方米超级工业污水渗坑》的图文报道,称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存在17万平方米和3万平方米两个工业污水渗坑,航拍的污水渗坑呈红黑色,触目惊心,引发社会关注。
 
环保部对此回应称,4月19日上午,环境保护部和河北省政府联合调查组现场查看了媒体报道的廊坊市大城县两处渗坑。据大城县政府反映,两处土坑均为多年挖土形成,2013年曾发生废酸违法倾倒事件,导致坑内存水及土壤受到污染。废酸倾倒事件发生后,大城县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对污染水体进行了治理,但治理工作一直未完成。
 
联合调查组已要求大城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对渗坑水体、土壤及周边地下水开展监测,并制定整治方案,加快治理进度,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开监测及治理信息。环境保护部将对相关渗坑污染问题挂牌督办。
 
大城县县委县政府19日则表示,两处渗坑曾经由环保公司开展治理,但治理后出现水质反弹、治理未达到要求。当地将采取多种措施,不惜任何代价将渗坑治理到位。
 
根据大城县环保、公安部门的调查,两处污水渗坑均位于大城县南赵扶镇,分别为原南赵扶砖厂渗坑和原化肥厂渗坑。渗坑污染系由旺村镇村民李某某叔侄将废酸倾倒进坑塘所致。2013年5月28日,大城县公安局立案并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2016年底,大城县政府将两个渗坑治理工程列入2017年县政府重点工程,预算3848万元。
 
4月19日,国家、省市环保部门到大城县对污水渗坑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大城县通报表示,政府已成立渗坑治理领导小组,加快推进治理工作,将聘请国内先进治理公司,按照水样、土样检测结果开展水体、土壤修复工作。
 
天津静海区 2013年摸底排查有18个类似渗坑
 
环境保护部19日晚间通报,环保部和天津市政府联合调查组4月19日现场查看了媒体报道的静海区西翟庄镇一处渗坑。环保部将对相关渗坑污染问题挂牌督办。
 
通报称据天津市环保局2013年摸底排查情况,静海区有18个类似渗坑,多为废酸倾倒或偷排所致。静海区政府自2014年起开展渗坑废水重点整治工作,已治理完成14个渗坑。
 
2016年底,静海区政府完成采购招标,对剩余4个渗坑(含此次媒体报道的渗坑)进行深度治理,目前已治理完成1个渗坑。联合调查组现场检查时,渗坑废水治理设备正在安装调试。
 
联合调查组已要求静海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对渗坑水体、土壤及周边地下水开展监测,并加快治理进度,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公开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信息。据环境保护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最新结果,28个督查组共督查450家企业(单位),发现285家存在环境问题,部分被查封企业死灰复燃。
 
截至4月18日,28个城市共查出603个“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问题,部分地区“散乱污”企业屡禁不止,甚至存在已被查封但仍在生产的情况。具体问题如下:
 
一是被查封企业死灰复燃。北京市顺义区玉林石灰厂加工生产线无配套治污设施,当地已查封部分设备,但现场检查时有明显生产痕迹,且封条已损坏。
 
二是不符合产业政策或相关手续不全。天津市东丽区富嘉木门厂无环保手续,无污染防治设施,检查时正在生产。
 
三是无污染治理设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鲁润建材有限公司无配套废气处理设施,粉尘和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现场有明显异味。
 
督查组已将上述问题及时移交当地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对擅自撕毁封条等问题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的,环保部要求地方政府及时进行严肃处理。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