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保新闻 »

兰州环保人士守护“世界第一古梨园” 为传承开发献策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7-05-05 23:15
 中新网兰州5月5日电 (记者 崔琳 魏建军)素有“世界第一古梨园”之称的什川镇的万亩梨园,在繁盛时期,百年以上的古梨树曾一度达到13000多棵。现如今,由于包产到户、私砍滥伐等种种原因,据该园保护中心数据统计,古梨树仅剩9000多颗,古梨园的原生态日益被打破,这一现象引起了民间环保人士的重视。
 
  近日,由农民、教师、政府官员等组成的兰州环保人士,走进位于兰州市皋兰县的“世界第一古梨园”开展采风活动,旨在以文图形式建言献策古梨园传承与开发。
 
资料图。图为游客在百年梨园中游玩。 崔琳 摄
资料图。图为游客在百年梨园中游玩。 崔琳 摄
  古梨园民间保护发起人魏著鑫介绍,什川古梨园发展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园内最古老的梨树有四百多岁,它是黄河流域一块生态奇迹、奇观,也是老祖先给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近年来,当地不少农户私自砍伐树木建起商铺,大量的年轻人进城务工,老年人拿不动云梯,也上不去树,因此古梨树的“天把式”古法种植手艺便无人传承,无人管护的梨树也会自然枯死,这些都让“世界第一古梨园”面临保护窘境。
 
  “为此,三年前我们成立了什川古梨树保护民间群体,并依照什川是以魏姓聚居较多的古镇,开创了名为‘老魏的新视界’公众平台,每年采风活动过后,这里70%的文章都是关于环保人士建言献策如何传承保护古梨园的内容。”魏著鑫说,该团体还印刷了《致魏氏宗亲的一封信》、《致什川果农的一封信》,呼吁民众不要完全以经济价值来营销古梨园,要关注它的文化价值、文物价值、生态价值。
 
  “古梨园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喊口号不能解决问题。”魏著鑫认为,如何提高果农收入、规划古梨园软儿梨专业化种植、在社会经济大潮中唤回乡贤传承古法种植技艺等问题才是破解保护窘境的关键。
 
  魏著鑫告诉记者,通过该团队多年来的呼吁,古梨园保护引起得了官民很大关注。2016年,兰州市人大专题调研后认为,什川梨园的困境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改善。2017年起,兰州市生态保护局决定每年向古梨园拨付500万元的保护经费,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于保护古梨园的人士,都从方方面面呼吁、出谋划策保护古梨园。
 
  “什川古梨园,是世界的古梨园,是人类共同的生态奇迹、生态奇观。”魏著鑫呼吁,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它。
 
  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马步升也参与了此次采风活动。他坦言,什川的存在价值主要在于它有古梨树,同时其仅靠省会城市,保护现有的古梨树,让梨园发展下去,这是什川的百年大计。对此他建议,保护梨园应该要不断增加它的文化附加值,比如引进一些地方剧种在此演出,因为梨园本来就是自然奇观,具有亲和力,引进地方剧非常和谐。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