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保新闻 »

绿色“一带一路”加速建设 开启环保出海热潮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7-05-17 14:20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基于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发展的总体趋势,为促进沿线区域绿色转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巨大机遇。
f6e0a9a8f8e44f0-1
  绿色“一带一路”加速建设开启环保出海热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绿色丝绸之路”。随着倡议相关政策的持续出台,中国环保企业也将更多着眼国际市场,在“走出去”方面积极探索尝试。
  公开资料显示,“一带一路”周边大多为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环境生态都十分脆弱,绿色环保发展缓慢。具体来说,“一带一路”的大型项目和经济开发活动,贸易和投资力度加大,资源、能源等要素流动性加大,可能产生的环境挑战包括土地占用、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等传统环境问题。也正基于此,贯穿着绿色理念的顶层设计,也就为铺就“一带一路”的最美底色提供了重要遵循。
  “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生态环保高速路。”四部委日前联合出台的《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增进沿线各国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分享我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另据一财网此前报道,在具体项目方面涵盖了“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危险废物管理和进出口监管合作、“一带一路”沿线环境标志互认、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示范、绿色投融资研究、绿色“一带一路”基金研究,以及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平台、中国-柬埔寨环保合作基地、“一带一路”环保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等。
  作为中国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古老的丝绸之路也恰恰是厚积薄发的绿色产业蓝海。“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现状已成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但也同时为该地区开展绿色发展领域的经济技术国际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诚如在高难度化工废水的处理、清洁回用和零排放等领域,将给环保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上述《规划》提出,应发挥企业环境治理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开发使用低碳、节能、环保的材料与技术工艺,推进循环利用,减少在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在铁路、电力、汽车、通信、新能源、钢铁等行业,树立优质产能绿色品牌。业界普遍预测,未来算上沿线国家的同类投资,投资规模每年预计超过5000亿美元,未来15年的绿色投资总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美元。
  因此,走出去的企业需要带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涉及到的环保要求也要高于本国,还须严格执行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环保制度。这也是“绿色”的含义所在。对中国企业而言,主动创新,发展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发挥专业优势,提升工程项目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水平,协助当地机构实施环保技术、工艺改造升级,推动环保工作开展。
  “一带一路”不仅给中国企业带来投资的多重利好,更重要的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以沿线国家相互开放、互利共赢为根本宗旨,走出一条全球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几乎在同一时间,“一带一路”正打造成环境友好的“一带一路”,日渐成为世界上最美的经济走廊。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