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分析 »

投资清洁技术发展有助中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2-06-24 18:18
2012年06月14日15:58  

投资清洁技术发展有助中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多位权威学者提出中国应大力投资低碳技术

通过即将发布的报告号召G20国家与中国紧密合作,推动绿色增长以应对金融危机

中国科学院将联同国际NGO气候组织,在联合国里约环境发展大会前夕发布《共识与合作:从中国的视角助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在国家战略层面,剖析中国政策制定者对于如何在未来维持经济增长,以及应对资源、能源和环境挑战的讨论。

报告称,中国正处于全球化清洁工业革命的风口浪尖,这场全新的革命将有助可持续地满足人口与消费力的增长,并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应把握时机,以清洁技术投资作为经济发展计划的核心。撰写报告的专家呼吁中国与全球各国紧密合作,推动低碳革命,在抑制碳排放的同时,创造数百万绿色工作岗位,解决全球金融危机。

报告同时发出警告:若中国未能实现低碳经济投资,可能带来负面国际形象,并使中国滞留在国际工业分工的下游位置,面对绿色贸易壁垒,长远而言导致中国增长乏力。

"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意识到要维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同时解决目前环境、社会及能源安全问题,唯一出路就是迈向低碳未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影响举足轻重,较任何国家更能推动一场全球性的清洁工业革命。当然,这不能单靠中国一己之力,而是有赖国际间的通力合作。要为所有人带来一个更美好、清洁和繁荣的未来,有赖于中国及各国的领导、远见和快速行动。"气候组织首席执行官马克.凯博先生说道。

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毅教授表示:"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协调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可持续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在面对强大的内需增长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实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在制定发展方针的过程中,中国正努力尝试找出一个动态的平衡点,创建一条有效的、具有竞争力的、绿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女士认为,"在目前全球经济格局产生变化的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框架去解决。新兴经济体随着其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逐渐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发达国家应以更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新兴经济体参与解决这些挑战。凝聚共识和携手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再设计"过程当中,应把"绿色增长"放在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这将为中国带来一系列好处,包括:

·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发展更加平衡

·降低资源和能源的对外依存度,提高资源、能源安全

·更高效的能源和资源使用

·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减低未来的政治、经济以及环境风险

·提高环境质量,降低污染水平

·提升国际地位

·促进经济一体化,有利吸引外资,并帮助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报告还指出,通过加大力度投资可再生能源和技术创新,以及建立完善的国内碳市场,能够加速中国经济"再设计"的进程。

报告作者还指出,中国在海外投资(尤其是资源性产业的投资),应以负责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中国应该在推动可持续贸易、制定国际投资标准、以及在双边和多边贸易中引入社会及环境责任等方面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在研究的过程中,中科院及气候组织对50位国际和中国企业代表进行问卷调查,征询他们对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在 "再设计" 经济时将遇到哪些挑战等方面的意见。参与调查的人士呼吁,考虑到中国在地缘政治以及金融方面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以及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在积极抓住绿色低碳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当与世界其他国家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组织简介

气候组织是一个独立的非牟利机构,通过与国际政府和企业领袖合作,推动有助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及技术,催化清洁工业革命的进程。气候组织的全球企业、州政府、区域政府和市政府联盟,均已意识到要解决当前迫切的经济及环境问题,现在就要采取果断行动。气候组织于2004年成立,并于澳洲、中国、欧洲、印度和北美各地开展工作。透过这个独特的国际网络,气候组织把讯息传达给可以带动改变的领袖。气候组织透过协助订定目标、创造政策、消除融资障碍、及展示最佳范例,建立所需信心及政治意愿,促进世界迈向低碳发展。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greeadmin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