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山:园林塑石假山不论是多体的(组合式),或单体的(孤峰式);它都是由主体(主峰)、客体(客峰)、衬体(矮山)三部门构成的。悬崖式园林塑石假山应植些垂挂类植物。主峰挺秀险峻、后面山坡缓缓延伸,与后座衬体(远山)形断意连。通常选用姿态柔美,叶小常绿,生长不旺,寿命很长,适应性强的植物。
山体总面积一般不超过水面的一半或少于一半。筑池:叠山理水,筑池是理水的一种手段。
园林塑石重庆假山制作一般采纳国画中的高远法和深远法。 园林塑石假山,是我国园林中优秀的传统艺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山借树为衣,树以山为骨",只有公道配置植物,山水才能有骨有肉,有形有神。水池的式样有多种。主客体一个错前,一个错后,遥相呼应,衬体在后。这样,留下足够的空缺,给赏识者留下联想与想象的空间,达到"此处无景胜有景""虚中见实"的效果。水是山的血脉,有水则灵。主峰矗立眼前,形成开宗明义欲先藏的手法,使人感到境界越大,对中部的山水景色产生"可见而又看不清"的诱惑力,使游人必需再移步往前看个毕竟。单体景物的多层结构,构成近(客体)中(主体)远(衬体)景的各体层次,从而加强了正面的透视感,增加了景观的深度。深远法:主体的高度比例和高远法相同,其位置应排在中部左侧或右侧,客体摆在前面右侧或左侧。高远法:主体应排在前面左侧或右侧,若主体在左,客体即在右,形成开合式、一大一小、一高一矮、互相呼应。选料:大型山石的制作,不管是硬质石料与软质石料、不论是吸水与不吸水,都要求做到石料同一,规格同一(块状或条状)。它的制作要经由选料、筑池、叠山、装饰四个阶段来进行。常见的是圆形,通常直径在5至10米,深度在80至120厘米;水深减除20厘米口沿,保持60厘米至100厘米;池底留有管道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