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LED新闻 »

Micro LED电视机须提供高性价比,才能与液晶电视机竞争胜出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7-10-31 08:37
 液晶/OLED/LCD三方围剿,micro LED的市场在哪里?台湾地区Micro LED厂商纷纷抢在500天内取得技术突破,否则该技术将被限制在利基市场应用。
 
Micro LED技术的成功发展取决于基础市场、潜在市场和基础设施投资三个要素。基础市场是初步应用,以产生足够的收入来支持技术开发;潜在市场是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商业应用关键;基础设施投资则是指建立技术供应链。 
 
 
1_171030204142_1
 
 
 对等离子和液晶显示技术竞争的回顾可以作为micro LED开发的参考。随着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产品的广泛应用,液晶面板在2000 - 2013年期间已经进入了42寸以及更大尺寸的电视机应用。电视市场是等离子技术的基础市场,但由于等离子电视价格昂贵,因此该技术缺乏支持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市场。相比之下,以17英寸及以下尺寸笔记本电脑和15至23英寸显示器为基础市场,液晶显示器渗透到了32寸及以上尺寸电视机市场,成为该技术的潜在市场。由于液晶显示技术的投资远远超过等离子显示技术,后者在没有潜在市场的情况下,与液晶显示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最终被迫退出市场。
 
目前,液晶显示器与OLED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前者占显示器市场至少95%的份额,后者则拥有智能手机的基础市场。LCD的潜在市场是柔性和/或透明显示领域;对于OLED而言,它有潜力取代大尺寸电视市场的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大多数从事OLED研发的公司都是液晶面板厂商。
 
由于micro LED技术仍在开发中,因此既没有基础市场也缺乏基础设施投资。然而,该技术很快将具有广泛的潜在市场,覆盖几乎所有类型的显示应用。基本市场的选择是micro LED是否能成为大尺寸电视领域主要显示技术和应用的关键,智能手机和VR(虚拟现实)/ AR(增强现实)设备也可能是micro LED的可行基础市场。如果成品率达到80%,尺寸超过55英寸电视的micro LED面板成本将低于LCD的成本,因为micro LED面板不需要背光单元、液晶、色彩滤光片以及偏光镜等组件。因此,Mikro Mesa正在开发用于55英寸及以上尺寸电视机的micro LED面板。但是这种大型应用面板的开发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
 
尺寸在10英寸以下的micro LED面板的制造难度较小,功耗较低,显示效能高,适用于智能手机。但这种应用将面临来自OLED的强劲竞争,特别是在苹果为其iPhone X采用OLED面板之后。由于三星、LG以及许多中国面板厂商大量投资开发和生产OLED面板,micro LED面板将很难在智能手机领域与OLED竞争。
 
小尺寸micro LED面板也可用于VR / AR设备,但是这些设备的价值在于内容和软件而不是显示器。
 
对10到32英寸的显示面板领域而言,LCD技术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micro LED技术取得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
 
因此,5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电视应用将成为micro LED技术的市场机会。但是由于大尺寸液晶电视的价格通常较低,因此micro LED电视机必须提供较高性价比,才能在面对液晶电视机激烈竞争时脱颖而出。
 
根据Mikro Mesa的估计,一种新的巨量转移方式可以将生产55英寸micro LED面板的时间从原先所需的7小时缩短至7.5分钟。在资本支出方面,由于micro LED面板的生产需要阵列设备,而不需要热室设备,所以建立micro LED面板厂所需的投资分别仅为液晶晶圆厂和OLED生产设施的70%和50%。Mikro Mesa计划于2018年开始生产用于大尺寸电视的Micro LED面板。
 
台湾液晶和LED行业的成熟发展使台湾在开发micro LED方面具有优势。但是由于在智能手机市场站稳了脚跟,OLED面板厂商正在努力扩大在大尺寸电视领域的业务。如果他们成功了,那么留给micro LED的空间就会急剧缩小。Micro LED目前面临着一个关键时刻,所涉及的制造商必须加快商业化进程。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