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绿色圆桌】低碳经济:刚刚上路,困难重重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1-12-12 11:16

■“实施低碳经济最大的一块就是替代掉我们原来最廉价的能源,然而当涉及到这部分时,所谓的低碳,也就不过成了花拳绣腿”

■“新能源技术的背后一定是政府清晰的战略选择,技术革命就是要改变利益格局,政府需要进行调控”

■“如何围绕价格,形成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机制,显得更为紧迫”发自北京 准备好了吗?中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正可借用小沈阳的一句开场白。直至目前,这个答案在众多学者脑海中始终是一个问号。

低碳经济的发展,无疑短期会给高速驰骋的中国经济戴上桎梏,然而,过于保守,政府又怕错失了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革新的机会。

如何界定模糊的“低碳经济”,如何评价过去几年内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如何为这艘即将启程的航船披荆斩棘,本周,南方周末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陈津恩、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能源专家韩晓平、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黄杰夫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大源,就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财税政策、能源政策、金融以及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南方周末“低碳经济”成为两会热点,但很多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在你们看来究竟什么是“低碳经济”?

陈津恩:在我看来,低碳经济实际上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一种经济模式,尤其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中主要涉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清洁技术和清洁生产领域。

苏明:我同意陈总的看法。低碳经济应该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具备能耗低,投入少,产出高的特征。

茅于轼:按照大家的想法,低碳经济就是要大家减碳,然而减碳的话,就得付出各种代价,这就产生了一个根本矛盾:成本每个人自己付,但收益属于全世界。要低碳就得减速,GDP就得减少。GDP减少则意味着每个人的生活不能快速提高。

黄杰夫:不必悲观。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就是碳价格,通过市场机制来达到目前国家提倡的45%的碳强度减排,成本肯定远低于通过行政手段。市场机制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南方周末作为市场中的参与者企业来说,在低碳经济中已经遇到各种障碍,陈总可否说下目前遇到的问题?

陈津恩:可再生能源领域,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到现在上网价格仍然未定。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太阳能光伏电站投入成本较高,上网电价迟迟不出,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目前只能控制和放慢对太阳能发电的投资力度。风力发电领域采用招标电价的方式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为了拿到项目,把电价越压越低,这十分不利于风电行业的发展。而欧洲大多数国家都是实行补贴电价。建议可以争取准入制度,对投资企业有资质方面的要求,适当提高一点电价,既防止市场混乱,又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南方周末陈总讲述企业的困难时,其实连带讲了政府在规划行业中的问题,这客观上阻碍了中国低碳经济的建设。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韩晓平:新技术的应用,需要政府创造环境。但是,目前我们整个国家都得靠央企,正因如此,央企可以左右国家政策,这就给我们在使用新能源技术方面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的一些新能源技术标准往往和国际上不一样。国家的能源战略不进行调整,如何调动全民的积极性?靠少数几个央企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的。

胡大源:实施低碳经济最大的一块就是替代掉我们原来最廉价的能源,但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排放却在发电。中国富产煤,发热量也比较好,发电不用煤,用什么替代?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当涉及到这部分核心时,所谓的节能减排和低碳,也就不过成了花拳绣腿。

茅于轼:正如上述两位所说,政府作用无法发挥,就导致减碳的效果暂时看不出来,但一旦进入减排,成本是马上就会产生的。要搞低碳经济就得牺牲一点别的目标。可能要牺牲GDP的两个百分点,或者一个多百分点。

茅于轼、苏明、韩晓平、黄杰夫、陈津恩、胡大源

南方周末:在低碳经济建设中,政府的作用如何发挥?

韩晓平:在政府、技术、市场这三个环节中,政府是被排在第一位的,政府需要去积极推动,并为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创造环境和条件。所以,新能源技术的背后一定是政府清晰的战略选择。技术革命就是要改变利益格局,会使很多既得利益者受到影响,例如电网公司,政府就需要进行调控。此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路径,最根本的还是要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目前依靠大企业建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电站,其实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大的负担。我们需要一种更扁平化的系统,工业时代“金字塔”的模式,即企业越大越好已经不适合这一轮革命了。

苏明:我认为,政府在制定行业政策同时,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包括预算安排要加大力度,加强节能投资,并在加强投入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投入的手段。例如目前实施的“以奖代补”,即把财政资金和节能量挂钩。我还建议政府将对环保、低碳经济有利的产品设备纳入到采购名单中去。

南方周末刚才在谈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时,也谈到了金融和财政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借助金融、财税手段已经成了国际惯例,各位有何建议?

陈津恩:从事新能源的开发,我们感到政府政策指导至关重要,尤其是财税政策。例如风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就可以免收增值税。此外,我们从事的节能减排服务,现在税收的问题也仍没有得到解决。在税收方面缺乏一些相应激励。

苏明:最重要的还是要改革现行的税收体系,我希望尽快出台资源税,并在适当的时机要出台碳税。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例如英国建立碳预算的做法,把发展低碳经济放在国家财政预算范围内。

胡大源:我认为,探讨实现低碳经济问题其实就一条——提了多年的“理顺价格”。依靠政府行政命令不可能解决问题,还是得利用价格机制。目前能源价格扭曲了市场供应,其实导致低价补贴了不该补贴的群体,却没有实现节能减排。

黄杰夫:中国的政策已经很明确,对外,40%至45%碳强度减排目标是自主的,对内据发改委的说法是强制的。在碳减排稀缺性的情况下,价格信号就呼之欲出。如何围绕价格,形成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机制,显得更为紧迫。就如证券市场一样,我们接下来要考虑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形成,指标分配、场内场外交易、现货交易、期货交易等体系的建立。只有这些市场层次建立起来,并确定市场的参与者,完善自我监管机制和核证审计制度,才能真正发挥金融杠杆优势。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greeadmin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