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网站4月8日消息称,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江苏省大气重污染预警与应急工作方案(暂行)》,今后针对空气污染的不同级别,各部门将统筹采取不同应急方案。这是江苏省首次发布大气重污染预警与应急方案。此前,北京、上海也已发布当地的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而北京曾在今年年初启动应急预案。
江苏省的方案明确指出,全省范围内,已出现或将于未来两天内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大气污染物聚集、秸秆焚烧、外来沙尘入境等,导致或可能导致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的大气重污染时,将启动预警应急方案。
当辖区内发生大气重污染时,由事发地的市人民政府发布预警信息;当大范围区域(连片的5个及以上市)发生大气重污染时,由设在省环保厅的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按程序发布区域预警信息。而依据大气重污染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江苏省的空气污染预警分为3个等级。
三级预警为重度污染,即区域内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且气象预报未来两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包括: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等。
二级预警为严重污染,即AQI在301-500之间,且气象预报未来两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应对措施包括: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课;停止露天烧烤等。
一级预警为极重污染,即AQI大于500,且气象预报未来两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建议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直至停课;运输散装物料、煤、焦、渣、沙石和土方等运输车辆全部禁行(生活垃圾清运车除外)等。
方案对省环保厅、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等相关部门的具体责任予以明确。如省教育厅负责指导和督促各地做好中小学校学生、幼儿园儿童健康防护。省公安厅会同省环保厅负责指导、支持和督促各地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
北京经验:部分规定未严格执行
北京、上海、济南、石家庄等城市也发布了类似的空气污染应急预案。
北京是第一个发布此类应急预案的城市,并在今年年初曾多次启动预案。2012年12月15日,北京市政府网站发布《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将空气重污染日分为三级:重度污染日、严重污染日、极重污染日。
2013年1月11日,北京出现严重空气污染,北京首次启动应急预案。1月12日,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北京继续实施应急预案。
《新京报》2013年1月13日报道,根据预案,北京实施的措施包括部分区县中小学在接下来三天停止户外锻炼,相关工地不得进行土石方作业,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公务用车必须停驶30%。
报道援引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的说法表示,北京的应急方案还是有效的。他认为针对重污染的应急方案,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无疑会对缓解污染发挥积极的作用。
不过,应急预案中的有些规定不一定能严格执行。以公车限行为例,《新京报》2013年2月1日报道,1月29日,北京市启动极重污染应急措施,要求公车停驶30%。但当天有875辆公车顶风上路。1月30日,北京各区县对违规公车进行了处理,各区县对违规车辆处理方式不同,而且执行部门也不同。有的直接警告单位,有的仅表示教育相关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