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节能新兴行业龙头。公司业务规模已跻身建筑智能节能行业第一梯队。公司是全国仅有的几家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服务商之一,在高星级酒店智能系统工程市占率全国第一。建筑节能行业领先,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的建筑节能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城市能源监测管理平台系业内首创,参与起草5 项国家标准。
建筑智能节能市场规模超万亿且持续快速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节能减排政策、民生及消费需求共推行业快速增长。我们预计至2018年建筑智能市场规模将达1.05 万亿,2014-2018 年CAGR15%;其中医院/数据中心/轨道交通智能化市场至2020 年将分别达479/205/294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节能改造年均投资约为4068 亿元。“大行业、小公司”市场格局下,龙头上市公司市占率将持续快速提升。
聚焦智能节能主业,创新商业模式,内生外延并举,细分市场龙头地位初步确立,全国化区域布局日趋完善。公司通过战略联盟、并购等方式,初步形成包括前端绿色建筑设计咨询、中端建筑智能化、节能(中央空调+强电)、后端投资运营等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并在轨道交通、酒店、大型公建、医院、数据中心等细分市场建立起龙头竞争地位。以“技术+金融”的业务模式,重点拓展智能建筑、建筑节能、智慧医疗、智慧数据中心等新兴细分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工程+服务+运营,技术+金融,以合同能源管理开展的建筑节能业务居行业前列,设立深圳前海融资租赁公司,后续类似创新将驱动超常规发展。
增发助力公司二次腾飞,我们判断公司后续增长驱动力主要在于新业务拓展、商业模式创新及外延扩张。(1)公司后续在轨道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数据中心、建筑节能等细分领域将快速增长。(2)公司深圳前海金融租赁公司可实现低成本高杠杆的融资,后续若通过投资带动,可实现规模能级的快速提升。(3)此次增发拟募集7.68 亿元,成功实施后资金实力大大增强,公司在预案中表示将依托资本市场平台,从横向、纵向寻求产业投资并购整合机会,实现跨越式增长。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等。
盈利预测和估值。预测公司2014/15/16 年EPS 分别为0.60/0.90/1.30元,考虑增发摊薄后EPS 分别为0.49/0.74/1.07 元。考虑到公司龙头地位及高成长性,结合行业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24 元目标价(对应14 年40 倍PE,1.5 倍PEG),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