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卢伦燕:节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在中国还是体制问题
来源:凤凰公益
2014-04-13 22:00

 凤凰公益讯由凤凰公益频道、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联合主办的“正益论”沙龙第二期《十面“霾”伏,你行动了吗》于3月23日举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气候变化和能源项目主任卢伦燕表示人一般会依赖于一个惯性的发展趋势,因为经济高速增长,高速增长下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让你掉头、反思是有难度的,但是我觉得中国不能一直走所谓廉价和粗放的道路,这条路早晚在一个时间结点上必须摆脱,也许霾的加重就是敲响了这个警钟,而且预示着这个时机就要到来了。

以下为文字实录:

Q: 能源的峰值到2060年,煤炭是2050年左右。说半天,在未来二三十年,还可能是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消耗的速度。电动车行业是不是会成为发展趋势?但是电的能源可能也是煤炭过来的,有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呢。

潘小川:关键还是要节能减排,刚才说煤炭,原来也提到过这个问题,政府的意思可能是想煤炭增加还得增加,但是在采煤的技术上要增加更多的科技投入,煤炭产量可以增加,消费可以增加,但是排放的污染物必须得控制。

周孝正:假如说不买汽车,一台汽车大概十万,十万在我那儿弄一个太阳能发电,可能不到十万,他不许你干,能发电了自己投资,平常能用,不用了往电脑里输,倒找钱,他不让你输。问题在这儿呢。别以为说非得用,他说将近70%,不见得,是利益集团,煤发电。比如说我们家在五层、六层,一个人分几平方米,弄一个太阳能发电,关键是他不让你干,所以不是技术问题,就是这帮大老虎小苍蝇,把这些打了什么都好。你说电多少钱?自个儿弄个太阳能发电有什么不好?对我也好,对他也好,对国家也好,为什么要用煤发电?他不许。以前传媒不让说。不是技术问题,国家电池生产多少。

卢伦燕:节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在中国还是体制问题。

这个我也想回应一下,基金会在好几年前就出过一个全球的报告,当时在业界也是非常震动的,到2050年,全球可以实现80%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供给的愿景。二月份的时候发了一个新的稿子,请国外的研究做关于中国的电力需求,做一年365天,具体到某一个小时的模型来模拟我们这些需求,当然有很多前提,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充分提高能效,不要考虑到未来五十年、三十年进步的情况下,就以今天的技术水平提高能效,这样的话在2050年左右,可以实现80%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供给,所以我觉得从根本上就不同意或者不赞成,到2050年或者2060年我们的煤炭才会达到峰值,我根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可商榷的事情。

    峰值的概念就是说到山顶了,之后就是要往下坡走了,其实中国完全可以在这之前提前到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在技术上完全可以达到。我们是光伏生产第一大国,咱们的公司是全球第一大太阳能PV板的太阳能企业都在中国,现在的薄膜也很厉害,收购了国际上好几个不同技术路径下的薄膜生产商,你可以看到,很多风电根本搁在那儿不转。所以我说这是什么问题?别人说是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上不可行,是不是大家真的认为技术上不可行?人一般会依赖于一个惯性的发展趋势,因为经济高速增长,高速增长下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让你掉头、反思是有难度的,但是我觉得中国不能一直走所谓廉价和粗放的道路,这条路早晚在一个时间结点上必须摆脱,也许霾的加重就是敲响了这个警钟,而且预示着这个时机就要到来了,所以我觉得这是政治语气的问题。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凤凰公益 责任编辑:megan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