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知识 »

我国最缺生态资本和生态财富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5-09-10 17:21

   我国正在迎来绿色发展时代。事实上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成为21世纪世界主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至关重要。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最稀缺的是生态资本、生态财富。科学认识环境保护对经济的作用机理,包括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显性和隐性的影响、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有助于公众及各级政府正确认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要求,自觉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更好地推进环境保护事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回顾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总体上,它们都是通过不断加严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各项政策措施,不仅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而且优化了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工业高速发展,但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公害引起的各类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很多物种濒临灭绝。1970年,第一个“地球日”拉开了美国环境治理的序幕,促使美国政府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美国成立了国家环保署,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濒危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各类环保民间组织也相继问世。通过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和手段,美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美国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多层次的,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严厉的环境管制措施和巨额的环保开支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但总体而言,加强环境管制措施带来的收益大于直接成本。据美国环保署统计,自从颁布了里程碑式的环境法案,美国经济增长了一倍,促使科技不断创新,创造了数千个工作机会,产生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生产力。另据测算,美国在清洁法案上每花1美元就会获得4美元~8美元的经济回报。事实证明,保护环境不一定要牺牲经济。相反,良好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条件。

  日本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同时也是环保大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上,日本曾走过一段很长的弯路,经历过惨痛的教训。日本在战后发展尤其是在重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日本一度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国。但是此后在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中,日本通过建立健全中央到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体制,不断完善有关环境的法律,采取较有成效的政策措施,成为公害治理先进国,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量大都下降到了发达国家中的最低水平。此外,在日本政府一系列环保法律政策的推动下,日本的环保产业蓬勃发展,2000年日本环保产业企业有3000家左右,环境市场从业人员为76.9万人,2001年日本的环保产业产值已经占整个GDP的8%以上。在日本整体经济低迷情况下,环保产业的成长对经济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

  欧洲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也最先品尝到环境污染的苦果。欧盟在一体化之初,环境问题一度相当严重。欧共体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多年来,欧盟陆续推行了6个环境行动计划,并提出了一系列环境行动指南和规划,全面应对突出的环境问题。随着环境政策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欧盟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一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包括欧盟及其各成员国的空气质量显著上升、污染物排放量不断下降,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二是资源利用率大幅上升,欧盟的资源生产效率指数从2000年的133欧元/千克上升到2009年的155欧元/千克;三是生态创新成效显著,根据欧盟最近一份对超过5000家采用新型环保技术的中小型企业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企业单位产出能耗出现显著下降,下降幅度不低于5%,其中15%左右的企业能耗下降了20%以上,2%的企业能耗下降超过了60%;四是公民环境意识增强,数据显示,欧盟公开的环境侵权案件呈年年下降趋势,超过80%的人认为环境质量与个人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如今,欧盟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集团,欧盟的环境政策及一系列环境保护行动并未引起欧盟经济的倒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盟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例子都表明,如果我国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就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即不仅要创造物质财富,也要生态财富;不仅要物质投资,也要生态投资,包括环境保护的投资。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ling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