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中国将首次在美国合建高铁 项目初始投资1亿美元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5-10-05 19:49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前夕,备受关注的中美经济合作率先亮出三项重要成果。中央财办副主任舒国增17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说,目前中美双方已在美国西部快线高铁项目、中美共同开发非洲清洁能源项目以及中美建筑节能基金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经贸合作是此次习近平主席访美的一项重要议题。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开展关键项目的合作,是推进中美两国经贸务实合作的基础和支柱,有助于充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经济内涵。”
 
 
 
  亮点1 美国西部快线高铁项目
 
  建合资公司 项目初始投资1亿美元
 
  此次亮相的三个合作项目中,美国西部快线高速铁路项目无疑是一大亮点。尽管此前双方就透露出合作意向,但具体进展一直未曾披露。
 
  舒国增介绍,该项目是响应两国元首开展中美经贸务实合作的共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与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合资建设美国西部快线高铁。项目已谈判多年,得到很多政治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关心和支持。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忠民透露,六家中国企业组成的中方联合体已在美国注册成立了中国铁路国际(美国)有限公司,并已于9月13日与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就组建合资公司在美国拉斯韦加斯签署协议。
 
  “该项目是中国在美国首个系统性合作的高铁项目,是中美经贸合作的重大基建项目之一,对中国铁路‘走出去’具有特殊意义。”杨忠民说。
 
  据介绍,美国西部快线高速铁路全长370公里,将内华达州的南部与加利福尼亚州的南部连接起来。来自美国西部快线公司的消息说,该项目初始投资1亿美元,目前双方已经紧锣密鼓开展包括确定融资计划在内的相关工作,预计工程于2016年9月底开工建设。
 
 
  亮点2 中美建筑节能基金项目
 
  设建筑节能基金“应对气候变化”
 
  除了铁路项目,首次亮相的中美建筑节能基金项目被视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共识的重要举措。
 
  舒国增介绍,在中央财办和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的共同推动下,中美相关企业正在发起成立中美建筑节能基金,投资于中国的建筑节能项目。中方参与企业包括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万科集团、浙江宝业集团、鼎晖投资等,美方参与企业包括华平投资集团、陶氏化学、通用电气、霍尼韦尔国际、高盛、黑石集团等公司。
 
  据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介绍,该基金通过加强中美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合作,从而帮助中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幅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中美跨境创新,并共同创造绿色就业机会。
 
  据透露,目前基金规模尚在确定中。参与项目设计的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白波说,接下来的六个月中,参与各方将进一步就该基金展开密集讨论与协商。
 
  “建筑节能将成为中美兑现碳排放承诺的重要领域。”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说,目前美国全社会51%的能耗来自建筑业,中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37%。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中国建筑能耗占比会进一步上升,基金的设立将为两国加强在绿色建筑领域合作带来更多契机,也有助于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亮点3 中美共同开发非洲清洁能源项目
 
  拟在肯尼亚建60座风力发电站
 
  此次亮相的三大项目中,中美共同开发非洲清洁能源项目是双方加强节能领域合作的又一成果。
 
  据舒国增介绍,中美共同开发非洲清洁能源项目,由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同开发,双方已于9月16日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共同开发非洲地区的清洁能源项目。
 
  双方约定,把肯尼亚凯佩托风电项目作为合作示范项目,拟在肯尼亚大裂谷省的凯佩托地区建设60座1.7兆瓦的风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02兆瓦,项目计划投资3.27亿美元。
 
  ■ 数说
 
  数据显示,中美建交短短几十年间,双边贸易额从微不足道增至5551亿美元,双方各类投资从几乎为零达到1200亿美元以上。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更是增长迅速,已遍布美国45个州。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magen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