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倡导绿色采暖 助推节能减排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5-10-20 22:17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逐渐被视为顺应国策的绿色朝阳产业,供暖方式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武清的本土企业,天津赛金(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在“发展绿色采暖,推动节能减排”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七年来,“赛金(阳)”以其成熟的行业体系和良好的供暖效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逐渐成长为国家暖通行业低碳环保领先品牌。

低碳环保 打响绿色品牌

2008年,天津赛金(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淑芳独具慧眼,发现随着“绿色工业革命”兴起,节能采暖产业发展的宏远前景和巨大潜力。她在南蔡村镇租赁厂房,秣马厉兵,倾心创业。开始,“赛金(阳)”的发展并不顺利,研发过程陷入瓶颈、资金入不敷出、电暖器市场遇冷……几乎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个问题,“赛金(阳)”都经历过。就在王淑芳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节能市场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助推下开始升温,曾经举步维艰的赛金(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先进的采暖技术和过硬的产品质量逐渐站稳脚跟,公司产品不仅在北京751艺术中心、少林寺等全国各重点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和LG、百信钢结构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短短七年时间,天津赛金(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从一个只有200平方米的小厂房逐渐成长为拥有员工60名、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内领先节电设备供应商,取得的成绩也让人刮目相看:中国暖通行业低碳环保领先品牌、中国低碳爱心使者、35项国家专利拥有者、国内唯一能安装在高压端变压器前的高效省电机生产商……

高效节能 营造健康生活

“假如公司一年耗电400万度,使用节能产品至少可节电80万度,相当于省去电费约40万元。节电控制是一项长期性、高回报的投资,能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高能耗效益比、降低成本。”在“赛金(阳)”位于开发区创业总部基地的产品展示区内,王淑芳正在为前来洽谈的沽源客户算着这样“一笔账”。经过半个小时的考察,客户当即签订了一笔价值30万元的订单。


送走了远道而来的客户,王淑芳的神情明显放松下来:“这几天天气转冷,客户来得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许多省市的都有。”近几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赛金(阳)”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说起产品优势,王淑芳面对记者侃侃而谈:“与传统的室内暖气片相比,‘赛金(阳)’产品温度更高、散热更快;与小太阳取暖器相比,它又兼具安全、经济的特点。”说着,她打开一台远红外取暖器,不到五分钟,记者就感受到了周身的浓浓暖意。“还不错吧?这可是经过改良后,最新研制出来的二代产品。除适合工厂、企业等大型场所使用的悬挂式取暖器外,我们还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新增了家用移动式取暖器,更方便普通家庭使用。”据王淑芳介绍,赛金远红外高温取暖器是一种清洁、安全、舒适、健康的取暖设备,在有效保持室内温度的同时,其产生的远红外光波还能加速人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服务百姓 践行社会责任

利用公司自身优势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是“赛金(阳)”始终坚持的理念。基于这样的想法,公司又生产出电磁采暖炉、远红外足疗器等产品,并从德国引进了变频空气能热泵……他们还与北京航天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等离子、电磁采暖方面进行创新研发。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中,还体现在“赛金(阳)”多年来热心公益、践行社会责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没有消费者,就不可能有‘赛金(阳)’。只有更好地履行责任与义务,企业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可与肯定,真正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王淑芳说道。自创建以来,“赛金(阳)”一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多次组织“送温暖”活动,真心实意地做善事、好事,帮助有需要的人,享受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心系节能减排,情洒碧水蓝天。尽管“赛金(阳)”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光环之上,是赤子诚心,是对绿色健康生活的热爱、对环境与经济腾飞梦想的追寻,他们以实际行动倡导健康采暖方式,编织着绿色生态摇篮。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magen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