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操控智能汽车就像玩手机?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5-11-06 13:43
 作为连续举办的第四届展会,惠州“云博会”又将展出哪些新鲜的产品和技术?记者跟随组委会工作组走进部分惠州本土参展企业,进行了一番“抢鲜”探营。

  与无人驾驶汽车相比,车联网被认为是有可能最早“落地”的智能汽车技术。

  当前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几乎让每一个汽车驾驶者都离不开手机,为汽车开发、配合手机使用的应用应运而生。这一现象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新思路:让汽车成为一个开放平台,相当于一部智能手机,吸引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正在做这项尝试的企业在惠州就有一家,名叫广东维邦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他们计划将本月12日刚出炉的相关产品带到第四届惠州“云博会”展台。

  南方日报记者 张昕

  人车生活全部内容一部手机就能搞掂“车主只需通过手机就能对爱车进行开关锁,坐在办公室内就能遥控点火、启动车内空调,即便是有人想盗车,在家用手机就能一键锁死”……

  走进位于惠州仲恺高新区科创大厦的广东维邦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办公室内的大屏智能电视里立即播放起产品演示视频,董事长王则林的手里没有遥控器,而是不停地在操控着一台智能手机。

  在王则林看来,未来人车生活的全部内容,用一部智能手机便可全部实现。“车联网由‘硬件+云平台+软件APP’三部分构成,我们的‘AA如意行’产品也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王则林说,公司刚成立两个多月,是由深圳南山高新区迁入仲恺高新区的“新面孔”,但基于车联网应用的“AA如意行”产品却历经了不少时间研发。

  “AA如意行”包括汽车盒子(汽车智能穿戴设备)、APP(智能服务平台)、云平台,目的是实现车与人、车与车、车与路的互联互通。其中,配置有主机的汽车盒子安装在汽车内,手机中安装APP应用程序,“通过无线发射信号,汽车和手机均连接到公司的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从而实现汽车操控的智能化。”王则林坦言,在这种条件下,车主的爱车变身为智能汽车。

  如果将这种概念放大到所有装配、应用“AA如意行”的汽车,每一台连接在公司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的汽车就是一部智能手机。用王则林的话来说,只要汽车装配了该公司的产品,与汽车相关的导航、在线影音、即时救援、保险报警、车辆保养等所有服务,都能通过手机一键控制与实现。

  寻求跨界合作搭建车联生活网

  介绍完刚面市不久的产品,王则林把大家的视线引向办公室墙壁上贴满的“规划图”:从车联网应用的“AA如意行”,到基于车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产生的AA专车、拼车,再到涵盖以车为核心的餐饮、娱乐、住宿等生活各方面……这张王则林为公司设计的发展规划图,明确地透露着一个信息:公司正在做的“AA如意行”车联网应用,只是搭建一张车联生活网的开端。

  “事实上,无论是汽车盒子还是手机APP,都只是我们正在打造的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的一个具体产品,基于平台的应用远不止于此。”王则林说,通过云服务平台,公司可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和优惠的O2O终端服务,而依赖人、车的大数据,可以延伸出与汽车服务市场相关的许多跨界合作。

     届时,公司搭建的云服务平台,拥有的数据将不仅是车主和车的数据信息,还有与之相关的道路、餐饮、酒店、娱乐、住宿等生活各方面的服务应用信息。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车联生活”目标,王则林首先要做的仍是将现有的产品“更多地卖出去”,让更多的车主加入到公司的云服务平台。为此,配合本月的“AA如意行”产品推向市场,公司同步开发了一款“豪车”智能控制系统。

  王则林介绍,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宝马、保时捷、奥迪等豪车,有70%都不具备“舒适进入”功能,需要用遥控器开关锁,公司正是看中了这个契机,从2014年开始研发解决方案,目前产品已成熟上市。该产品包括一个安装了公司芯片感应牌的车把手和遥控器,可与标配的把手和遥控器进行置换,安装非常简单;车主随身携带着安装有感应牌的遥控器后,靠近车约2米时,感应器就完成了身份认证,此时伸手就可以拉装有感应牌的门把手开锁。令王则林欣喜的是,该款产品今年10月10日才推出,目前已经有数百家客户,而鉴于价格相对较高,目前主打的仍是豪车市场。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majing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