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牌仪式

评审会现场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5日讯(记者赵妍) 近日,广东江门市循能绿色设备有限公司“负能耗智能工厂”项目经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与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示范基地办公室申报,主席办公会决议,组成由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科技部原秘书长、党组成员石定寰为首的项目评审小组,赴广东省江门市开展“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示范基地”评审工作并同期举行授牌仪式。江门市循能绿色设备有限公司成为广东省首家荣获该基地称号的公司。
授牌仪式上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李鹏秘书长表示,经过前期的考察、现场的评审和数据分析,循能绿色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符合全国示范基地的示范要求,因此给予授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发展绿色经济,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希望循能绿色设备有限公司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的帮助和支持下把“一带一路”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优化发展布局,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新的增长极,打造新的增长带,努力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成为沿海开放新高地,在广州经济带中成为核心增长极,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能够为光伏行业、低碳行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产品和技术。
循能公司开启新能源革命
作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和江门市重点项目之一,江门市循能绿色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循能公司)自成立以来,本着“百年基业,复绿地球”的信念,始终致力于利用光伏建筑一体化、风力、水力发电系统、智能节能电器、室内外LED照明灯具、环保恒温通风设备等集成技术,为客户提供可再生能源开发与管理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企业拥有国际工业4.0标准的全自动生产线设备和强大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团队,至今已开发了6大系列、30多个产品。
循能公司示范园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公司安装的太阳能、风力发电机平均每天可发电400千瓦时,设备、照明及生活用电约350千瓦时,足以自给。在节能减排方面,企业年发电量14.6万千瓦时,可节约46720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40650吨。项目分为“集成商贸节能大厦”、“集成自然生态旅游区”和“负能耗智能4.0集成工厂”。这些项目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开发与科学管理,把绿色能源发电与节能环保完美结合,在提升效能的同时,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负能耗智能工厂”改变能源格局
江门市循能绿色设备有限公司“负能耗智能工厂”建筑系统秉承“安全耐用,结构简单,绿色环保”的理念,在现有常规钢结构节点构造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大胆创新设计出“易拆易装”结构系统。结构构件采用不锈钢材质,最大限度减少使用阶段的维护开支。拼接点结构简易,安装方便,节点设计时借鉴了“插销”与“套筒”的工作原理,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节点设计,简化传力途径,通过改良节点板加工的工艺达到结构轻型化和安全性能不降低的双重效益。通过对节点的标准化、系统化的设计和外围护构件及屋面系统的优化改造,系统化开发,有效的提高了循能组合建筑系统在多样性、舒适性、可选性等方面的竞争能力。
“负能耗智能工厂”内节能电器生产线及手摇发电机以德国工业4.0标准进行设计,产品生产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全程实现自动化。该生产线占用空间少,所需工人少(仅需维护人员3名)的优势。该生产线可以精准地保证产品的质量与数量,有效避免废工、废时、废品等管理损失,突破传统管理,自动化+互联网操作,随时监控和发出指令。经过精细测算和论证,该项目能比同行节省成本30%以上,并能够为生产、商业、农务和生活各个领域提供可持续、稳定的清洁能源供给,从而实现能源利用的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