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保新闻 » 大气控制 »

“十三五”四川将着力攻坚大气、水、土壤污染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6-01-21 20:24

     成都1月20日电 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留住绿色四川。“十三五”期间,四川生态环保工作将如何开展?今日从2016年四川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四川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载体,严格执法和科学监测,以最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为保障,着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确保2020年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2016年是 “十三五”环境保护顶层设计的开局之年。今年四川环境保护工作怎么干,未来五年又将怎么干?在会上,四川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表示,四川将以改革为动力,着力优化环境治理工作;以规划为龙头,着力搞好“十三五”环保工作顶层设计;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为契机,着力加强农村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四川环境安全。
 
治气:加强三大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十二五”期间,总量减排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化了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责任。目前,四川正加快制定出台《四川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四川省“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方式,明确考核重点,科学设置考核因子,避免“一刀切”。
 
姜晓亭表示,四川将继续挂牌整治一批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将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高、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企业全部纳入国控、省控、市控范围,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整改要求,明确达标时限。
 
同时,四川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壮大环保产业,依法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四川将环境质量整体水平较差的6个地级城市和60个县(市、区)作为全省污染防治重点地区,督促制定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严格环境准入和监督管理,确保“十三五”实现环境污染状况明显改善。
 
治气如何出狠招?姜晓亭谈到,四川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十条”,加强燃煤油烟污染防治,推进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整治,强化机动车生产、销售、使用环节环境管理,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四川还将重点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姜晓亭说,还将加强成都及周边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三大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工作。
 
另一方面,四川还将积极鼓励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大气污染防治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加强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考核,每年公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最明显的20个城市名单。
 
治水:每年公布水环境最好最差城市名单
 
四川如何持之以恒推进水污染综合防治?姜晓亭表示,四川环保厅将认真贯彻《水污染防治法》、“水十条”和《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加强重点流域联防联控,开展“德阳成都单元”、釜溪河-威远河流域和赖溪河、西充河、南河新津段等重点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同时,四川还将加强县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污染治理,会同住建部门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定期公布全省黑臭水体信息。
 
“四川还将开展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姜晓亭说,四川将积极探索生态补偿,会同财政等部门建立“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制度,出台《四川省“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试行)》。“按照国家城市地表水水质排名办法,每年公布水环境质量最好和最差的10个城市名单。”
 
治土:全省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000余个
 
土壤的安全与百姓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分不开,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土壤的保护?
 
“四川将按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要求,开展耕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污染企业周边等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在全省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000余个,加强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姜晓亭谈到,同时,继续对攀西地区、成都平原区、川南地区等重点污染区域进行监测和评估,组织实施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
 
另一方面,四川还将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督促各类企业科学有效处置固体废物,推广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县统一处理”模式,切实防止垃圾乱堆乱放污染环境,配合有关部门有效遏制“垃圾围城”现象。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majing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