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职工创新创效,形成了以劳模为技术领军人物,技术骨干、一线技术职工广泛参与,共同攻关的创新团队,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上海市电力公司已命名挂牌了1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其中有1个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有3个工作室被命名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有2个工作室被命名为“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了让劳模创新工作室真正起到引领职工创新的作用,市电力公司工会推出一系列举措。
上下联动攻克技术难关
通过跨单位、跨部门和跨专业的上下联动、技术交流、技术帮扶、技术支持等协作活动,联合实施对技术难题的攻关。组织开展课题征集和课题摘牌活动,提升工作室“发现问题就是成绩,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意识。工作室围绕日常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开展智能电网建设、电网检修、节能减排、营销服务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良好格局。
三个结合发挥辐射效应
把创建工作与劳动、技能竞赛紧密结合,努力推动技术水平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公司以劳模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开展各项专业劳动竞赛、技能竞赛,最大限度地发挥劳模工作室的辐射效应,极大调动和发挥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把创建工作与搞好企业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努力破解企业生产技术难题。积极推动创新由“个体型”向“团队型”、“单一型”向“联合型”提升。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在技术创新上的领头作用,紧贴公司生产中的难点,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把创建工作与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紧密结合,全面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劳模在提升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和创新创优素质上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职工围绕智能电网建设、配网提升等重点工程广泛开展“五小”攻关、“我为企业献一策”合理化建议、QC小组等群众性创新实践活动,进一步树立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职业素质。
劳模带教打造中坚力量
此外,在公司开展的“首席技师”,“创新能手”,“十大”专业领军人才选拔中,多位来自劳模工作室团队成员入围获奖,进一步提升了工作室的“含金量”,也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劳模成长通道”。
劳模创新工作室激发出了劳模的带教热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公司劳模、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钱忠,先后带教过16名本科生和7名硕士研究生,这些职工都已经成为了带电作业领域中独当一面的工作能手,也成为了一线创新发明的中坚力量。
截止目前,工作室257名成员,获得国家专利121项,完成科技创新项目38个,成果推广应用23个,在国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立项的创新课题或攻关项目35个,为公司创新创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