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一批青年才俊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积极奋战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第一线。为了褒扬他们不负青春,勇于奋斗的精神,本报今起推出“创新创业展青春”专栏,敬请关注。
近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汽车替代能源研究团队牵头研发的葡萄糖溶液乳化柴油,有了突破性进展。
根治尾气污染要抓住症结
体积大、噪声高、气味呛鼻……曾经,老旧的柴油车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并不算好,但如今,新型绿色环保柴油发动机不断推陈出新,柴油车又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
尽管当前,汽车制造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柴油车尾气排放,但要想根治柴油车的这一弊病,还是要抓住提升燃油品质这一症结。这也是团队成员王小琛等人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始终追随导师陈振斌研发葡萄糖溶液乳化柴油的初衷之一。
他告诉记者,相较于汽车替代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乙醇柴油而言,葡萄糖溶液乳化柴油将葡萄糖以溶液的形式与柴油混合,省去了乙醇在制作工艺上的葡萄糖发酵、乙醇蒸馏及脱水等传统的生物质能转化过程能耗高的环节,能够更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
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添助力
想要攻克葡萄糖溶液与柴油两者互不相融的难题,研究团队必须反复调整复配乳化剂的组合及添加比例,针对多个影响因子进行了数百组实验和大量计算机仿真优化等工作。
在此期间,他们经历了数不清次数的失败。但如今回想起来,团队成员周海杰更多的是感到安慰,“科研本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我们今天的失败能让后来人少走弯路。”
通过科学研究来服务地方
记者了解到,当前,该团队研发的葡萄糖溶液乳化柴油已经相对稳定,能够保持280小时以上不分层或沉淀,在试验工况下表现了突出的使用效果。这一系列研发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uel》和《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王小琛也因此斩获了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海南大学研究生“科研之星”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断开拓创新的同时,研发团队也希望能够通过科学研究来服务地方。该团队承担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的子课题——《海南省交通运输业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就将通过前期调研、模型预测以及技术路线提出等,为海南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交通运输业低碳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