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LED新闻 »

白炽灯谢幕 LED灯崛起仍需PK荧光灯、节能灯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6-11-19 14:46
 16-09-23 10:27:59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我要分享 [纠错]评论投稿订阅
导读: 白炽灯的发明距今已有137年的历史,据了解,白炽灯由于光效低的原因很多国家都已经将其逐步淘汰。2007年初澳大利亚政府最先发布立法,全面淘汰白炽灯,此后加拿大、日本、美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都陆续发布了白炽灯淘汰计划。
 
  OFweek照明网讯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布的《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下称《路线图》),自2011年11月14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白炽灯淘汰计划,而最后的淘汰时间点就是2016年9月30日,也就是说自2016年10月1日起,我国将会禁止销售和进口15瓦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炽灯。随着《线路图》淘汰时间点的迫近,近日LED板块大幅上涨,白炽灯的退出无疑能为LED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空间。
  白炽灯的发明距今已有137年的历史,据了解,白炽灯由于光效低的原因很多国家都已经将其逐步淘汰。2007年初澳大利亚政府最先发布立法,全面淘汰白炽灯,此后加拿大、日本、美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都陆续发布了白炽灯淘汰计划。
  我国自2011年提出“禁白令”后,白炽灯已经逐渐的退出市场,就目前来说,我国已经很少使用白炽灯,大部分家庭及企业都已经把白炽灯淘汰,甚至在灯具市场上也难寻其影踪。按照我国发布的《路线图》的淘汰计划,自2011年至今,白炽灯禁止销售和进口的规定慢慢从100瓦到60瓦再在到如今的15瓦,很多投资者都将此次禁令其解读为白炽灯的完全退市。
  事实上,关于“禁白令”自《路线图》发布以来每次到了禁令节点,LED概念就会被大肆炒作。虽然白炽灯确实在逐渐退出市场,但是白炽灯到底能否彻底退市,这点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还是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像投资者所解读的那样简单。“现在国家政策所说的淘汰白炽灯,只是在普通照明方面,在一些特种照明、农业照明方面LED灯现在并没有办法做到完全取代白炽灯。”北京电光源研究所孙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记者了解,像一些家用电器上的小灯泡,很多都无法用LED灯来取代白炽灯,比如抽油烟机等。这说明白炽灯的完全退市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次《路线图》的计划并没有办法做到使白炽灯完全退出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观望。
  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五金店铺,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店内都已没有白炽灯,更多的是LED灯和节能灯,“我听说10月以后白炽灯不让卖,所以一直都没有进货,而且现在几乎没有什么人买白炽灯,LED灯和节能灯倒是很好卖。”五金店的王先生说。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白炽灯泡累计产量达20.12亿只,但是根据《路线图》来看,2016年10月之后绝大部分白炽灯将面临退出,这说明照明行业将会迎来一个高达千亿的市场,这对于LED照明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虽然白炽灯的淘汰使得LED行业前景看好,但是LED行业如今仍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因为自2011年《路线图》提出后,LED行业便发起了一波投资风暴,导致了如今的产能过剩。现在LED灯在国内照明市场的渗透率超过30%,而白炽灯则不足5%,这已然不会形成竞争势态,但是由于产能过剩导致LED照明产品供过于求,很多LED企业的利润都在逐年缩水。以聚飞光电为例,根据年报显示,聚飞光电自2011年到2015年毛利率都处于逐年下滑的趋势,分别为26.56%、23.5%、19.22%、16.13%和14.47%,而到了2016年上半年,聚飞光电的毛利率跌破10%,仅为9.4%。
  LED灯最大的竞争对手又是什么,是不是真的迎来利好呢,带抱着这个疑问,记者咨询了孙爽,孙爽表示,“因为《路线图》是从2011年开始逐年逐步的淘汰白炽灯,而LED灯则是近几年才被大众接受的,之前白炽灯逐步退出的时候,荧光灯首先接收了白炽灯的市场份额,所以现在荧光灯的市场份额还是很大的,LED灯就目前来看市场并不算大,所以现在LED灯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之前替代白炽灯的荧光灯。而且白炽灯的淘汰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说LED灯迎来利好还不太合适。”孙爽认为,LED灯的发展还需要继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方面,这样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LED灯想要迎来真正的利好可能还不到时机,就目前来看荧光灯、节能灯对于LED灯的市场份额都有很大的冲击,LED照明的崛起还在路途当中。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magen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