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太阳能光伏新闻 »

智能光伏嫁接科技农业点土成金前景广阔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7-04-07 21:55
  江苏中利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的中利万农“智能光伏+科技农业”模式,突破了传统“农光互补”仅用于喜阴作物和养殖业的局限,成功实现了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上的应用,创造了光伏产业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融合的新业态,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创了“收益型”光伏扶贫新路径。
  这一模式属于全球首创。4米高支架、10米宽桩距、特定角度安装、“智能光伏”云系统等技术创新,让光伏电站与机械化耕作和谐共生,让自动监测、水肥一体的智慧农业不再遥远,让一块土地产生农业收入、发电收入、国家税收多重价值成为现实。
  目前,这一模式已申请34项国内、国际发明专利,在江苏、山东、河南、江西多地实践,验证了水稻、小麦、蔬菜、中草药、油用牡丹等作物种植、无土栽培和水产养殖的增产增收效果,15个贫困县与中利集团签订了《全县贫困村光伏+农业扶贫》协议。
  这一模式正在创造价值。该模式创新项目实施方案,电站租地付农民租金、电站下“光伏地”农民免费耕种、项目配套先进农业技术等措施,实现农民提高收入、集体增加积累、企业获得利润的多赢效果。实践效果表明,光伏地种粮食年亩均收益1500元,特种种植、养殖年收益在15000元/亩以上。
  这一模式得到国家认可。国务院扶贫办已将该模式作为贫困地区产业组团包县脱贫的“收益型”扶贫项目,复制推广。一个占地12亩左右的0.4兆瓦村级 “光伏扶贫农场”,能带来的是连续20年、每年30万元以上的 “光伏扶贫+农业”的稳定收益,基本可实现贫困村脱贫目标。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bianji1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