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阿拉丁照明网主办,阿拉丁照明论坛承办的“交流,缔造成功——全国照明设计师巡回沙龙”第四站将在广州举行。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沙龙与全球最大规模照明展——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同期举办,将吸引了全国众多照明设计工程公司、照明设计师参与其中。
央美光成(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牟宏毅也将出席该活动,并将通过五个各类风格的经典案例与参会人员分享“照明的性格”,阿拉丁照明新闻网记者就LED在城市亮化中的设计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与牟宏毅进行了交流。
牟宏毅
LED光源应以创新的方式去突出价值
谈及目前LED照明行业存在的问题,牟宏毅直言:“现在的LED产业为了打开民用市场,多是将LED灯具设计成可替换方式,即直接替换现有的灯具,在LED这个新光源上,应该思考以创新的方式去突出价值,尤其是LED灯具的外观设计,几乎被忽略了。”
确实如此,在灯具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紧凑型灯管直接替换白炽灯以外,鲜有直接替换的模式,像T8、吸顶灯几乎是荧光灯的专利,而吊灯依旧是钨丝灯的天下,LED为什么一定要走替换的道路呢?如目前LED应用在道路上,还是存在光衰严重的情况,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在大功率投光灯等领域,传统光源还是占据优势,另外,LED在色彩还原性上,相对于传统照明还是有所偏差,故目前LED光源还不能与传统照明相媲美。
夜景设计应尊重建筑属性和照明性格
在城市亮化问题上,牟宏毅认为,目前一线城市渐渐开始走向成熟期,城市照明管理者的审美水平也日渐提高,愿意开始接受照明设计师中肯的意见。反而是二三线城市的城市管理者的审美局限性,造成二三线城市的夜景存在过分设计,以追求亮度、色彩和炫目的方式吸引眼球,呈现过亮、过炫的局面。
谈及国内最为失败的案例,牟宏毅脱口而出:“老城灯光”,他认为,古老的建筑应遵循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非设计成灯红酒绿的都市。照明设计师和城市管理者都应该克制过分设计,以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需要。
从每个城市的DNA中抓住建筑照明灵魂的关键点,便是体现照明的性格。牟宏毅表示,照明设计应该配合城市或者建筑的特色,而非凌驾于两者之上,只有尊重建筑属性和照明性格,城市的才不会失去DNA元素,或才能把真正可发展的DNA进行深度挖掘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