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第五届光影空间六方国际峰会首站在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E座报告厅隆重举行。会上,台湾袁宗南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袁宗南分享了其对2012德国法兰克福展的感想以及经典案例的阐述。
灯光不以建筑为本 而要以人为本
峰会一开始,袁宗南以一段影片——地球的危机,引入演讲主题。面对目前环境污染的机,我们人类要如何制止这一切?灯具又要如何做呢?他介绍到,京都火车道在1987年用采灯管T12,对世界的影响力破掉以后,水银分污染,加之3·11以后全日本电力缺乏,且当时LED技术还不成熟。
“我们常常做很多设计,结果发现它污染了很多光环境,这会造成什么结果?”他分享了一个建筑的设计,此建筑地下室是展览厅,一楼采用现代科学的材料来做,把中国简约的观念融入进去。晚上没有灯火通明,就像蜡烛一样。而武士的家,则把白天自然光洒落下来,从而达到省电效果。
另外,他还讲解了一个弧形隧道的设计。“此隧道的灯只照亮了建筑,却忽略了人要靠左边走,如果刺眼就达不到以人为本。”在袁宗南眼里,灯光不是以建筑为本,而是以人为本。隧道是给人走,不是给建筑的。
景观照明与实物融为一体
袁宗南还分享了一个在上海合作的案例,此项目融入中国取景的观点,把植物种在室内,景观有水,且通风。特别利用自然风,风一吹火盆就动,水池的水随之飘动,再装饰上LED灯,颇有韵律感觉。灯泡往上照,聚光反射到桌子上,景观照明与实物结合在一起。室内是用宋朝的元素,宋朝重文轻武,所以毛笔很重要,把笔杆用在室内,这时候只要照亮笔杆,美学就达到了。灯采用了3W琥珀色LED,与20W的卤素灯相比,耗电量省多了。他提醒切勿使用白色的荧光灯,甚至是LED白光,因为酒窖通常点红灯。
感悟2012法兰克福展:强调光与灯具的结合
刚从德国法兰克福展回来的他感悟到,2012法兰克福展强调光与灯具的结合,造型讲究简约风,照明系数跟室内建筑怎么结合,将是这一年新的趋势,而且在飞利浦的设计应用中心大量引用这一风格。“到了傍晚的时候旁边的LED亮起来,补充自然光的不足,所以傍晚跟白天,白天跟阴天都有不一样的氛围。”他描述道。
“在吧台,用了比较偏黄的光源衬托菊花,而菊花在七天的展期里面居然没有凋谢,用这种方式表达,坐满了很多人,吃吃喝喝谈生意。可是我们中国的展厅恨不得把所有的灯给展示出来,这是我新的感受。刚好广州国际照明展也要开始,我发觉广州展跟法兰克福展不同,广州展强调灯具的应用,他们太强调艺术化,如果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就更好了。灯光设计师要注意这点,灯光能否跟建筑结合在一起,体现建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