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与点评 »

葛勇:综合评价建筑节能产业市场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2-06-12 18:13
 
  葛勇,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新经济中国项目负责人。专注于扶植绿色中小企业成长、绿色产业分析与市场研究、发掘绿色领域投融资机遇。长期关注可持续发展领域,致力于寻求社会会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平衡之道。


我选择主题是对建筑节能产业市场的看法。从国际上来看,讲到建成这个词,更多的关注于即有建筑的改造。那么即有建筑的改造更有可能的是节能方面的改造,它的收益也能比较好的体现出来,所以这个市场化的机制是很容易形成的。另外,我喜欢可持续建成的概念,它贯穿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概念,这恰恰是我们国内目前无论是我们即有建筑的改造还是新建建筑都缺少的,我们在这里讲建筑节能其实也是想强调在中国建筑节能产业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关注于某项具体的技术的应用,而是扩展到整个建筑全生命的周期,从开始的设计,到后来的实施,到再后来的使用、维护、拆除这样的概念。这样我们的建筑节能产业的市场发展才能够真正的有空间。


介绍一下建筑节能产业的概况,建筑节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趋势。首先我们以中国市场为例,中国建筑市场节能的潜在的市场,目前即有建筑总的平方是440亿,这个数不是特别的准确,有的说是480亿,也有430亿。我们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0多亿平米,很多都是高能耗的建筑。2008年之前我们投资建筑至少是1.5万亿,我来之前的一周我看到中国证券报一个比较广泛的转摘的消息说住建部在十二五期间选取了全国40多个试点城市,每个城市公用建筑节能改造的平方米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每一平方米的节能建筑的改造政府补贴20元。这个报道的后面我不是很同意,说按照每平方米改造的建筑成本是2500到3000元计算,对40个城市每个城市400万平米改造的整个未来两年的市场就达到了400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我觉得有点大,从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建筑节能改造是400多之间。


另外2010年中国新增建筑的投入成果了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头号建筑大国。每年20亿平米的新增建筑面积,消耗了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这都是中国比较有现实性的问题。这是中国的一个市场的大概的规模的介绍。


我们认为中国建筑节能产业最基本的一个情况是说信息不对称,什么叫信息不对称呢,我注意到很多公司来得嘉宾都是建筑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方本身在一开始做建筑的时候并没有动力来达到一个绿色节能的建筑,为什么呢,一方面政府方面来的鼓励措施政策激励很少。我们比起日本的标准和LEED的标准相差很远。另外对于使用者而言,对于老百姓而言,在买房子的时候可能更关注的是这个房子本身是不是安全,是不是有保值性。但是有谁会算一下这个房子的节能型,没有,这是使用者的一个至少还没有被注意到的领域。相比较的是我们买车的时候会看到这个车的油耗,这是买车的一个知道的指标,但是买房子没有这样的指标。所以这个建筑者本身没有一个足够的动力做这个绿色建筑。


至于其他的特性包括:

第一,它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建筑节能本身包括了太多的领域,能源、材料、环境、电器、热工、空冷、设计、集成优化等等。

第二,对于供应链的依赖程度高,大家可能了解到我们做建筑节能的企业往往它设备采购量并不大,因为他自己不生产设备,而是设备组建方和软件集成商。

第三个就是非标产品比较多,这实际上,因为每个建筑做节能改造的时候具体的要求都不太一样,所以你很难有这种大规模的标准化的产品出现。

第四点是说对企业的信誉度要求比较高,这也是我们从建筑装修业的一个教训,不管是我们个人的装修还是企业装修,首先我们就是不信任,一开始你就盯着他,这个信任感没有建立起来,建筑节能企业这一块也是这个问题,建筑节能的指标,产品的好坏本身体现跟你的季节性、地域性关联度非常高,与此之间的信誉度是最基本的保障。所以这个就提到说企业要有一个高度的信誉,本身来讲这个行业是一个信任的行业。

第五点,建筑节能产业销售周期前或是资金周转慢这个不用过多的揭示了,我们现在推的一个模式就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就是在购买方本身不支付成本的情况下可以做到节能改造。但是它的弊端就是它回款的时间非常长,它涉及到双方节能收益的一个分享。

第六点是企业规模不容易做大,这跟我们说的非标产品比较多也是有关系,本身你企业都是非标产品,所以就要产业化和规模化,而合同的这种模式节能产业比较多,这种模式本身的要求就是区域性比较集中,项目比较集中,你很难跨地区跨产业发展。

最后一点从我们的研究来看,我们建筑节能产业更多的是归到第三产业这一块,因为它主要是设计、咨询然后去实施它方案的模式。

后面我重点讲一下商业模式。我们说一个好的建筑节能企业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我们认为通过我们对企业的沟通,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满足以下几点的要求:

一个就是让购买服务的人能够相信对沉默成本的投入价值,这个房子已经盖了,已经投入很多钱了,在维护结构上,在空调等等已经投入很多钱了,是不是还再投入一些价值;

还有就是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随着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多的企业选择合同能源外包的方式帮即有建筑做一些改造;

第三个是成功解决了供求双方的MRV的方式,本身节能的效果没有办法测量和汇报评估的话,那双方之间是很难达成一致的;

第四点是说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供方最短的时间做到回款,现在很多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链的问题,管理模式的时候资金链非常的紧张,回款慢的话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五点跟第四点能联系就是成功引入一个第三方的融资机制,比如像前面的先生介绍的目前国内的银行也开始逐渐的推出跟合同能源管理相关的方法和措施,虽然刚刚起步,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发展的趋势。

最后说到节能产业的发展趋势的时候我们有以下几个相法:

第一个是可以考虑市场气氛的战略,本身其实大家可以联系刚才我们讲到的市场容量的问题,因为建筑功能的专有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产业细分的必要性,比如医院的建筑系统和商业楼宇的要求不一样,比如旁边的体育场跟医院和商场的建筑节能需求又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考虑根据市场的细分定位我们企业的节能。

第二点我们说可以考虑我们强调一个建筑规划的整体布局,像刚才尤教授讲的,我们讲建筑节能不是讲第一的产品的节能,而是说这个技术在我们这个环境下的应用,节能技术新能源相结合的使用,强调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第三我们认为是可以考虑一个产业链整合的概念,目前节能服务企业虽然整体规模比较小,但是可以考虑说能够跟建筑能源外包管理相结合,把自己打造成专业的能源管理外包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解决公司的现金流的问题。也可以考虑ICC的计划,从建筑商从楼宇的管理者就走向了终端的使用者,这本身也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就是说可以考虑建筑节能项目和建筑装修项目的同步化,这一点本身不是指建筑装修项目,它是指建筑一开始的设计就考虑到建筑节能整体的功能的打造。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greeadmin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