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成交付使用后,由于各种原因对整个桥梁养护不及时、不彻底,养护技术低,特别对桥梁支座部位的养护更是重视不够。
经过多年的桥梁支座使用的检查可以发现,一是支座本身损坏,多数桥梁使用早期的油毛毡之类已更换外,而板式橡胶支座出现橡胶老化、变质,使梁体失去自由伸缩能力,直接导致梁端或墩、台帽混凝土破裂,造成掉角、啃边等现象;支座板移位,严重的将导致桥面伸缩装置的破坏,盆式支座固定系统松动、错位,钢盆外露部分锈蚀,防尘圈破裂.其次是支座座板损坏,翘起断裂,支座垫石混凝土压坏、剥离掉角等病害。
造成桥梁支座损坏的主要原因大致为:
一、支座本身质量不合格,强度低,承载力不足。
二、在设计方面,桥梁支座选择形式、布置方式不合理,支座边缘预留宽度不够,支座垫石混凝上强度等级偏低或支座垫石加强钢筋不足,固定用的螺栓、螺母强度不够等。
三、施工方面,在安装支座时支座垫石、梁底面不平整或垫石顶面不水平,砂浆填充不密实,垫石内预埋钢板不牢固,与支座连接不牢.钢支座防腐、防锈处理质量不高.
四、养护维修方面,滑动面、滚动面不清洁,尘土等异物得不到及时清理,固定件松动加固不及时,因防水装置缺陷使支座或连接面积水腐蚀,加速老化过程等.
五、由于桥墩、桥台产生不均匀沉降,倾斜与上部结构水平移位,上部结构的振动变位等直接影响桥梁支座的正常使用。 要使桥梁支座能够安全、有效地正常使用.就应加强支座的经常性检查和维修加固工作。
而专门以桥梁支座为目的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实行起来是很困难的.故通常结合桥梁其他养护工作一起随时注意桥梁支座部位,检查其本身的完整性,观测其有无错位、脱空、活动支座是否灵活、固定支座是否移位、位移量是否正常、固定连接是否完好、支座垫石混凝土有无破裂压碎、尘土沉积(特别是在桥面翻修和伸缩装置维修或更换等施工后,更容易出现尘土堆积等问题)和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开裂、变形是否均匀、盆式、球形支座钢盆有无锈蚀、防尘罩是否完好等外观变化现象,一旦发现变化新情况应及时清扫或修补(如涂漆等)外,并从变化程度及周边情祝检查其原因,及早作出是否修补和加强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口常工作。
对于已经损坏桥梁支座或已经失去作用的桥梁支座一定要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