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品牌专栏 » 双良节能 »

双良空冷支架结构抗震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2-09-17 11:42
 2012年6月3日至6月24日,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实施的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钢筋混凝土管柱,暨钢桁架+斜撑新型空冷支架模型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圆满结束,这一高达10米的模拟钢架结构,是至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实体仿真试验,十几位由博士、硕士组成的课题攻关小组,经过三周的连续试验,双良空冷混凝土管柱钢架结构经受住12度以上的震级试验,完全满足设防列度8度、Ⅱ类场地的高烈度抗震地区,为用户设备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与抗震试验室是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拟动力试验方法和应用的单位之一。此次试验主要是针对抗震设防高烈度地区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新型空冷支架结构,首次进行了1000MW 空冷机组1/8缩尺比的大尺寸模型的抗震性能拟动力试验。新型结构体系的提出主要解决传统空冷支架结构体系中存在一些不利于抗震的问题。试验研究主要解决了大容量机组空冷岛设计实践先于理论的不足,研究成果填补了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空冷支架结构大尺寸模型拟动力试验的空白,为高烈度地区大容量火力发电厂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体系土建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及关键技术指标,并有助于推动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空冷机组在我国抗震设防高烈度地区的运用,从而节约了水资源和大量的土建资本,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确定和实施,电力工业的建设将继续朝着高参数、大容量、低能耗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从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来看,未来火电发展将以超超临界机组为主,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将在北方富煤缺水地区建设相当数量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
而作为空冷设备主要支承系统的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体系,支撑着近万吨的空冷凝汽器设备,承受着各种复杂的动力荷载,平台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空冷设备的安全,关系到整个发、供电的安全运营。空冷支架结构属于一类特殊、复杂的新型工业建筑形式,结构刚度和质量沿竖向分布严重不均匀,结构扭转效应明显,结构的抗震防线单一。1000MW空冷机组与300MW、600MW空冷机组相比从工艺布置到土建支撑结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结构平台高度更高,跨度更大,结构总量及设备荷重更重,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侧移更大,结构与设备破坏后造成的危害更大。如果抗震设防高烈度地区的1000MW机组空冷支撑体系还是采用传统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桁架结构体系时,钢桁架悬挑端部的竖向位移较大,结构的水平侧移过大,影响大管道及冷凝设备的安全运行。强烈地震作用下,平台下部混凝土管柱柱根开裂严重,管柱根部破坏严重,空冷岛的安全性将难以保证。
本次抗震性能试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模型结构动力特性试验,主要用于验证模型结构制作的正确性。试验选用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制生产的891—II型测振仪,其中包括11个拾振器,一台放大器,频响范围0.5~100Hz,采集数据的设备瞬态记录仪。分析处理部分为一套INV306型智能信号采集处理分析系统,使用的是DASP程序。第二阶段为模型结构拟动力试验,试验通过反力墙采用两台电伺服加载器(出力为1000KN,冲程为±250mm)对模型施加横向水平荷载,用以模拟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承受的地震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模型结构破坏性的拟静力试验。加载设备采用美国MTS公司电液伺服实验系统。水平作动器出力为±1500kN,冲程为±200mm,并按照位移控制试验过程中的加载。
      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空冷支架结构相比,双良空冷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桁架+斜撑新型空冷支架结构的整体刚度提高接近1倍,结构位移反应减小60%,桁架悬挑端挠度减小70%,悬挑端下弦杆内力减小50%,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都有良好的改善,对空冷支架这种较为重要的结构而言是非常合适的。通过合理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桁架+斜撑新型空冷支架结构其延性系数可达3.5,基本直接可以很好的运用在设防列度8度、Ⅱ类场地的抗震设防高烈度地区。研究小组结合结构的整体试验,提出了高烈度地区1000MW机组空冷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结构抗震设计及抗震构造建议。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对于解决抗震设防高烈度地区大容量机组抗震设计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也为双良空冷支架结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新闻: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greeadmin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