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4日,记者从宝鸡市发改委了解到,宝鸡市去年率先在全省实施了一批节能降耗示范项目,成效显著。最新数据显示,宝鸡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了5%和 4%,节能降耗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宝鸡作为工业重镇,能源需求相对较多,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俊昌提出:“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对污染企业淘汰一批、改造一批、限期治理一批、重点监管一批,绝不心慈手软。”近年来,宝鸡市先后关闭大批耗能过高、污染严重的水泥厂、焦化厂及渭河流域 41户不达标的造纸厂,污染减排成果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列,还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十一五”节能降耗一等奖。
去年以来,宝鸡市一手继续狠抓节能降耗,一手努力抓好可持续发展。市长上官吉庆说:“只有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才能真正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宝鸡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短短一年时间,全国首创的微排放燃煤直燃机中央空调系统、高效节能微排放燃煤锅炉、四万吨节能型材、新型移动式节能沼气池等一大批节能降耗和减排示范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与此同时, 5大类 49个污染防治工程在渭河流域陆续建成,“母亲河”污染防治取得实效。
记者日前在位于高新区的海浪锅炉公司看到:一台能满足 2万平方米取暖的高效节能微排放燃煤锅炉,日夜不停地正常燃烧着,而挂在烟道口一侧的雪白衬衣却无焦无灰,另一侧烟道口上挂着的鸡笼内,大公鸡安然无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博士杨建龙称赞说:“这是节能降耗工作中一次巨大的技术进步和创新革新。”
节能降耗的一系列成果更让广大老百姓尝到了甜头。渭滨区马营镇居民张海强说:“以前,我们这里的小企业很多,但大多数排放废气污水、给我们的田地和村庄造成了很大影响。现在,我们村子不仅空气清新了,而且头上的天也更蓝了,河里的水也更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