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LED  节能  太阳能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开投16亿转让华兴电力37%股权 永泰能源参与竞拍
来源:绿色节能网
2015-12-16 20:43
永泰能源又在电力领域出手了!12月15日,永泰能源(600157.SH)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将参与竞拍,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下称“国开投”)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华兴电力股份公司(下称“华兴电力”)36.875%股权事项,本次交易标的股权对应评估价值和挂牌价格均约为16.02亿元。

“若本次竞拍成功,将提升公司业绩,深化公司转型。”永泰能源如上表示。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永泰能源持有华兴电力63.125%股权,是后者的控股股东。
 
永泰能源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如果竞拍成功,华兴电力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但因为交易对方是央企,竞拍完成之后,还要走程序。
 
9个月净赚逾7亿
 
永泰能源之所以心甘情愿地花一大笔嫁妆去“竞抢”国开投抛出的“绣球”,是因为华兴电力不仅身在“侯门”,且的确是一个“巧媳妇”。
 
成立于1999年的华兴电力,注册资本为9.6亿元,华兴电下辖郑州裕中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张家港沙洲电力有限公司、张家港华兴电力有限公司四家主要电力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华兴电力现有控股、正在运营的电力装机容量491万千瓦,已取得国家相关部门核准开工和取得“路条”进行前期工作的电力装机容量412万千瓦,总电力装机容量903万千瓦。目前,永泰能源持有华兴电力63.125%股权,国开投持有华兴电力36.875%股权。
 
除了“不可小觑”的装机容量,华兴电力的业绩更是让人“垂涎三尺”。2013年和2014年,华兴电力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9.45亿和79.28亿;净利润各自约为5.04亿和5.12亿元,这都是经过审计的数据。
 
2015年前九个月,华兴电力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各自约为53.4亿和7.17亿元,但尚未经过审计。那这个收入、盈利水平到底如何呢?
 
记者作了一下简单的对比,2015年1-9月,以煤炭业务为主的永泰能源的营业收入虽然高达75.85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不过5.26亿元。
这也是为什么,永泰能源会在公告中坦言,本次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公司业绩,深化公司转型,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中宇资讯煤炭行业分析师关大利告诉记者,永泰能源收购发电企业,其实就是现在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主要方向,即延长产业链,深化煤炭和下游用户即发电企业的结合。
 
至于国开投为何要把这样一个“香饽饽”拱手让人,永泰能源内部人士坦言,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电力板块凸显威力
 
煤价持续下滑、行业普遍不振,永泰能源一直在试图走出煤炭圈,并敲定了向“能源、物流、投资”三大产业转型的发展战略;而2015年以来,永泰能源明显加快了涉足电力业务的步伐。
 
今年5月,永泰能源对外表示,其将收购徐州垞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下简“垞城电力”)44.75%股权,转让价格约为3.96亿元;垞城电力原本是江苏省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14年,垞城电力营业收入约为8.14亿元,净赚近1.38亿元;但2015年1-2月,垞城电力却净亏1645万元。在这样的情况下,永泰能源为何还要将垞城电力“收入囊中”呢?
 
原来,垞城电力所拥有的机组关停容量指标和煤炭替代量指标才是“醉翁之意所在”,永泰能源自称,将借助垞城电力的上述指标,与江苏省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江苏徐州沛县共同建设2×100万千瓦发电项目。
 
不止如此。今年10月,永泰能源发布了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修订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亿元,其中13.7亿元投资建设张家港沙洲电力有限公司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21.3亿元投资建设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金额合计35亿元。
 
然而,厦门大学能源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柏强也提醒道,未来上网电价有可能下调,火电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一定影响;且由于电力处于相对过剩状态,火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会下滑,也会拖累发电企业的盈利水平。
 
对此,永泰能源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也考虑到了日后上网电价下调的影响,但如果煤炭价格进一步走低,也会在一定度程度上抵消上网电价下调对火电企业盈利造成的不利影响。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信息来源:绿色节能网 责任编辑:ling
绿色节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绿色节能网www.greenjn.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来稿邮箱:Service@greenjn.cn
相关评论
关于举办 “碳资产管理”课程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高级能源管理/高级能源审计培训班的通知

点击排行